图像的诉说

%title插图%num
电影截图《童心无归处》 | © Netflix/Michael Latham

混搭风格的纪录片由来已久,在本届柏林电影节上,这些混搭影片尤为引人瞩目。如何界定这类影片自然是件棘手的事情。不仅各个影片本身的内容十分多元,影片之间也大相径庭。

我们先说说巴西导演João Moreira Salles的纪录片《In the Intense Now》,片中1968年5月的历史资料图片和导演母亲1966年文革时期在中国度假期间所拍摄的私人录像被混合在一起。叙述方式本身充满个人情怀,此外该影片还伴随着精彩的旁白解说,让人想起克里斯·马克经典的散文电影(《日月无光》,1983年)。Salles没有把图片用作资料,而是用它们为导演自己的回忆提供时代背景:为什么拍摄了这些图像?关于1986年的巴黎、布拉格、巴西,这些图像要告诉今天的我们什么?

逝于1987年的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也是一位伟大的散文作家。影片《我不是你的黑鬼》(I Am Not Your Negro)将詹姆斯·鲍德温的文章片段和若干关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文化混合成充满个人色彩的图像。詹姆斯·鲍德温这位尖锐的人道主义斗士传扬着当时倍受压迫的黑人的声音。影片不仅展现了公民权益维护者马尔克姆·X(Malcolm X)和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的电视辩论,也了显示了好莱坞对美国黑人生活的熟视无睹(《没有人像我的爸爸》)。这是一段创伤史,直到2014年弗格森事件,创伤一直隐隐作痛。

一部电影可以振奋人心,而电影中所谓的英雄又让人无比沮丧,怎么会这样?伦敦女导演安德拉·卢卡·齐默曼(Andrea Luka Zimmerman)的影片《清除记忆》(Erase and Forget)记录了美国退伍军人詹姆斯·博格里茨(James „Bo“ Gritz)。这位78岁的军人曾是电影《第一滴血》中男主角兰博的偶像。他支持战争,被爱国右翼势力奉为偶像,这是老黄历了,可正是这样一部关于美国白人旧题材的电影在当前的形势下却显得尤其及时。所以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荒诞化的处理。

凯蒂·格林(Kitty Green)的影片《童心无归处》(Casting JonBenet)把一个发生在1996年的真实谋杀案搬上了银幕,为此她设置了拍摄场景。那个6岁的选美冠军Jon Benet Ramsey究竟遭遇了什么?十几位参选者讲述了他们的推测。这是一部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完美结合,是一部真正的混搭片。

翻译: 高虹


版权合作©️歌德学院

wechatimg6

PHILIPP BÜHLER

自2000年起作为自由影评人报道柏林电影节,评论发表于《柏林报》(Berliner Zeitung)等媒体。这位受训的历史学者和英语语言文学学者专注于电影教育领域,并任职于联邦政策教育中心和德国电影学院的电影经典项目。此外,他还 是多种类型大众电影丛书的合著者及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