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莲,有点侠客的意思 ——评《我不是潘金莲》

一条道跑到黑是执着;节外生枝则是有趣。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来自网络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不好说。它很民间、执拗、格局不大,严重的理想主义——有点为民喊冤的意思;圆形画幅别具一格,更没什么可说的了,电影史上都不多——有点舍我其谁的意思。

当下的电影环境中,它的存在,因为有了冯小刚的有趣表达,而显得既珍贵又任性。我觉得这个事不是个小事,放眼今年的电影,这部我得喜欢。

有趣是什么?有趣在于你的判断,进一步说在于你在什么领域做什么判断。这个上访题材本身就有很多限制,一个人对抗所有人,我觉得这个主线刚开始还是李雪莲,后来慢慢变成了李雪莲认得那个死理儿。这个设置和张艺谋的《秋菊打打官司》相近,李雪莲和秋菊的不同在于,李雪莲是节外生枝,而秋菊是一条道跑到黑。

一条道跑到黑是执着;节外生枝则是有趣。

《秋菊打官司》从头到尾是一件事,死死盯住村长一个人,一定要让政府给个说法,它的中心始终不变;《我不是潘金莲》从头到尾衍生出了四五件事,牵扯到了七八个人,李雪莲要告的人越来越多,反而根本的问题被掩盖了,这里就可以看出李雪莲不是主导者,而是接受者,这也是我们对现实的感受。

秋菊的生活背景符合那个理想主义色彩浓烈的年代,而李雪莲是现实主义的。现实经常把人推着做出各种各样的荒诞之事。有时,李雪莲的世界也会把一些她的的道理输送到我们这个身边的世界,于是我们会看到了几个人物的醒悟,当他们反问自己是不是太不注意方法、这个农村妇女走到如今是不是被逼无奈之时。

现实在这部电影里形成了一个连锁反应,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就像一个绳子的一头,这条线上拴着无数的大人物,而绳子的另一头与其说拴着一个人,不如说占着一个理。

这个道理在现实中一定是被人认为多此一举。但电影给了我们一次面对它的机会,我们因为所谓的知道、了解,而忽视的事物不是真不重要,而是你认为不重要。这样的情境之中,我们忽然成了电影里这条绳子上拴着的人物,在电影中不得不直视自己身在这个时代的耻辱,他人即我们。

“一个人撒米,一千个人在后面拾,还是拾不干净”的老话在电影引导着,一个人因纠正一句话而踏上告状之路。李雪莲在这条路上走了十年,我以为,冯小刚导演把李雪莲当成了一个侠客在拍,历经磨难,矢志不渝,她的功夫是她心中的信念——把道理说清楚。她要打败的不是人,而是大众对事的理解。

——这是我说它是“民间”电影的原因。好就好这个题材的电影在当下电影圈没可比性。据说,上映时难逃删减,那么上面概括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可靠的依据。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来自网络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来自网络

再说电影尺幅设计,好的一方面,从解读这层面说,故乡是圆融的,很多事都可以巧妙解决,但在她这件事上,没有解决,于是才开启了这部电影。而北京是规矩的,是很多事都无法逾越的,同样在李雪莲这件事上,有了解决,于是推动了这部电影——这符合李雪莲对世界的看法。

从创作层面说,坏的地方在于圆形虽经过设计、美术、摄影上都为了圆形而努力,但还是有些内容和形式的拧巴。这个内容可不可以拍成正常画幅的呢?我觉得,圆形略有寓意,完全换位思考,正常画幅拍这个故事会不会损失力度?

冯小刚导演对原著的尊重与国内某些导演比起来,令人吃惊。内容不动,所以形式的东西一下就起来了。所以说,圆形画幅不是这个内容唯一的搭配。那么,有点为圆形而圆形。

总结下来,《我不是潘金莲》有意思。

你看,我更多地还是谈回内容层面,荒诞与幽默,喜剧与悲情,天方与地圆。我知道这不可能是一个李雪莲的所想。这是一个文人的所想。
李雪莲的可敬或者说被观众记住是因为她一直在讲理,她很简单地活着。活得让世界为她揪心。

只不过,她的简单被大家认为是复杂,这就是我觉得电影略有悲凉之处。我看到了这个悲凉蔓延在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没有信任,委曲求全,得过且过,瞒天过海,失信于人等等,种种负能量。

站在观众角度,我觉得这么拍挺狠,虽然有时会有些正能量的话在找补,但我觉得导演骨子里是大大的伤心了,有点悲愤的意思。

唐棣

作家,导演。游走在当代艺术与电影之间,曾以影像作品荣膺“新星星艺术节”年度实验大奖。长片电影《满洲来的人》导演,亦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新电影人中“一个噪音式的,鲜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