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1 布努埃尔教我们的事

“感谢上帝使我成为一个无神论者。”

46670_1
《一条安达鲁狗》剧照 | 来自网络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第31天


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片名:一条安达鲁狗 Un chien andalou (1929)
龙达,酒店

从阿尔罕布拉宫眼花缭乱的伊斯兰花纹中走出来,在午后从格拉纳达开往白色山城龙达。一路上放眼都是新土和绿植,满山坡的橄榄树,山脉裹着云雾,随着道路变化着风貌。这一片土地名为安达卢西亚。名字来源与西亚和北非的摩尔人统治此地700年,曾命名这里为安达卢斯。这里曾经是欧洲的阿拉伯,虽然最终被基督教国家全部收复,但伊斯兰文明的痕迹保留很深。从古老的街巷到新建的酒店里都随处可见伊斯兰花纹的装饰。甚至在高速公路旁的路牌也会出现阿拉伯文。

电影毕竟是太近代的产物。在西班牙的电影里见不到这种伊斯兰痕迹,只有对天主教信仰的激烈反应。布努埃尔的作品从一开头,就对信仰充满了嘲讽与敌意。在他著名的短片《一条安达鲁狗》里,达利扮演的教士被狼狈地和一架钢琴、腐烂的毛驴拴在一起拖在地上。

布努埃尔的名言是:“感谢上帝使我成为一个无神论者”

这部16分钟的影片,名字里虽然有“安达卢西亚”和“狗”,但影片中既未出现安达卢西亚这个地方,也未出现狗。法国著名导演让·维果说片名来自西班牙的一句俗语:“安达卢西亚的狗在叫,是谁一命呜呼?” 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曾认为“这部电影象征了一代人的精神状态。”而布努埃尔自己将影片解释为“是一种杀戮的绝望而激烈的呼吁”

46670_2
《一条安达鲁狗》剧照 | 来自网络

《一条安达鲁狗》来源于两个梦。一个是布努埃尔自己的梦,一个是他的朋友达利的梦。当时布努埃尔住在达利家里,他告诉达利自己梦见了一片乌云把月亮遮住,那个过程就像一把剃刀把眼珠划开一样;而达利也告诉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爬满了蚂蚁的手掌……两人花了六天时间写好剧本,剧本中没有任何情节,只是一幕接着一幕的画面,这些画面都是从他们意识中最先出现的、隔绝了任何文化和教育的因素

这部电影使得布努埃尔成了巴黎的超现实主义者的一份子,这些人的口号是“自由、爱、诗歌”,认为这三点才是达到完美境界的必要条件。自由,是指“无节制地使用惊人的想象”;爱情,是指“想象中的、怪诞的、有时近乎疯狂的爱情”,而诗歌是获取自由与爱情的最好方式,它适于描绘无意识与下意识的状态,这被认为是“真正的精神活动”

影片试映时,毕加索、柯布西耶、让·考克多这些文化名流云集,布努埃尔在口袋里装了些石子,以防遭到观众们的攻击。没想到影片放完,全场掌声响起,他才放下了手中捏着的武器。

由于影片使用了超现实主义在文学领域的手段:“下意识书写”,导致了数十年来评论家们不断的解读。举例自己得到那些解读:“男人接近女人,这是性冲动;绳索代表道德约束;两个软木塞象征着轻佻的生活;两个南瓜象征着睾丸;教士代表宗教;钢琴代表爱情的浪漫;还有,驴子象征死亡。”布努埃尔说这些画面“它们本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到今天,布努埃尔们创造的意识流在电影中已经不算新奇,但这部短片里混合着强烈的怪诞意味和黑色幽默,依然使它能被现在的观众欣赏。在这个安静的山城之夜里,我仍然能感受到它给于自己的莫名哀伤和恐惧,像潮水一样淹没过来。

尽管影片本身是无序的,但布努埃尔仍然给它加上了四段时间标签:很久以前、八年后、十六年前、春天来了。我意识到这种哀伤和恐惧来自于我们对时间的失控,也来自于在欲望面前的荒唐与无助

当我们在电影面前放弃理性经验时,获得感受反而将会更为丰盛,这是布努埃尔首先教会我们的事,“它们本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46670_3
阿尔罕布拉宫 一如梦境 | 手机摄影:卫西谛
卫西谛

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影评人。先后在《看电影》、《纽约时报中文网》、《生活月刊》等数十家刊物撰写专栏。历任多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独立影像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奖项的选片与评委。第49届金马奖评审。出版有十部电影书籍。2015年,独立出版个人摄影集《Way Away:66号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