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内地导演邹鹏入围影评人周的作品《嫦娥》,拿到一张票,票子上的图案是王家卫1989年执导的电影《旺角卡门》的海报,青涩的刘德华和张曼玉拥吻在一起,画质粗糙视觉冲击力强。
戛纳影评人周单元来头很大,1961年的春天,第1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期间,影评人周(la Semaine de la Critique)诞生了。经由法国影评人协会倡议,戛纳电影节放映了美国导演雪利-克拉克根据Jack Gekber的舞台剧改编的电影《格林尼治村》。这部电影并不是寻常可见的受欢迎的作品,常被电影制作公司还有各大电影节所忽视,它能在以制片商为导向的戛纳电影节上上映,反映出当时的新气象。
《格林尼治村》的大获成功,使得戛纳电影节的艺术总监Robert Favre le Bret下定决心要将这种经验继续下去。自1962年起,戛纳影展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短片拥有了他们自己的竞赛单元,这也大大丰富了影评人周的选片。影评人周现在仍然在影展期间选择并放映一些可看性较强的电影,如今这些电影都在Espace Miramar影院播出。
法国影评人协会想要扶持年轻电影和挖掘全世界有才华的电影人的这一野心却从未磨灭。自其成立50年以来,包括克利斯-马克、贝尔托鲁奇、肯-洛奇、王家卫、凯文·史密斯、 弗朗索瓦-奥宗……等,都是从影评人周走出的杰出电影工作者。
曾执导过《末代皇帝》的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在本届戛纳电影节的开幕式上,接受终身成就奖时就致谢影评人周单元,感谢它让自己被世界影坛认识。在影评人周50周年的纪念册里,我们看到许多青涩的面孔,包括只有28岁没有带墨镜的王家卫。他带着自己的处女作《旺角卡门》来到戛纳,他遇到了自己在西方最好的聆听者与追随者Jean-Marc Lalanne,获得了其在法国评论界长达20多年的支持。
电影从来就不只是电影,影评人也不只是写影评,留名影史的伟大导演戈达尔与特吕弗都曾经是影评人。
去年,内地舆论界曾经就“影评人的待遇”掀起过一场讨论,就影评人应该如何定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影评、影评和创作的关系、影评人的自身处境、以及影评与广告软文的关系,展开过激烈而广泛的讨论。但是这场讨论直至今日影响力甚微,为什么?
“碎片时代”信息源纷繁复杂,有太多的传统媒体、新媒体、私媒体、被雇佣媒体……一方面,一些靠评论与业界发生联系的人,开始摒弃其影评人的身份;另一方面,在商业与媒体的共谋之下,那些具独立性的、带有个人价值判断与见底的评论,很难脱颖而出。
导演需要影评,并不是每一个导演都具有阐释自己电影能力,并清晰梳理自身作品序列的能力。观众也需要影评,因为他们分不清哪些是真的口碑,哪些只是软文。一群独立的、博闻广识的、意见中肯的影评人,应该独立在初级电影工业体系之外自成体系。他们在中国电影初步建立的过程中,肩负多重使命,不仅对中国电影工业的初步建设和未来的方向提供引导,还能够通俗地向公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影评还应该跟其他的评论体系,诸如时政评论与财经评论在一个水准线上。
影评人关心的是电影,但应不止于电影。理想状态中的他们,应孜孜不倦地学习新鲜的电影表达方式,关注全球电影的技术与发展方向,关注产业,并能够客观看待电影市场与电影艺术发展的矛盾与互动,他们熟悉导演的作品,并知晓他们所处的位置,以及中国目前的现实。他们有自己评论的发布平台,无论他们从事的是怎样的工作,但他们对电影有热情与基本的判断。哪怕他们与整个电影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们不会因为各种联系而发表广告软文。
将中国电影放在全球电影史的发展进程中去看待,才会敏锐洞察出它在与其他国家电影创作相比存在的缺陷,以及其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我想跟影评人谈一谈,就像影评人跃跃欲试地跟所有中国电影谈一谈,因为他们相信它的未来,并未丧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