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30 “我想不再爱你,或爱你更深”

一个没有角色和故事、没有爱和嫉妒、也没有贪欲和激情,
只有时间的空间。

%title插图%num
《蚀》剧照 | 来自网络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第130天


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片名:蚀 L’eclisse (1962) ,安东尼奥尼
北京,电影资料馆

夜晚11点看完《蚀》,从电影资料馆的1号厅走出来,怀着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千人散场时的文慧园街道,拥堵起来,喇叭轰鸣,这个场景就像安东尼奥尼电影的残余。

这个有若干、断续的空镜头组成的电影结尾,也非常像是人间的残余。安东尼奥尼的角色没有出现。莫尼卡·维蒂和阿兰·德隆所约定见面的这个老地方,只留下日常景物,街道、流水、公共汽车,我们之前见到过的赶马车的人和推着婴儿车的人,以及我们之前没有见到过的过路人的面部特写,他们也都是景观的一部分。但是,我们看得见时间在流逝,天色渐暗,路灯亮起。在特写镜头中,路灯照亮整个银幕,然后电影结束,如果影院的灯没有这么快地亮起来,我们的眼睛面对的将是一片黑暗。

不用说,这是一个瞬间即永恒的场景,一个让人无尽的失落、同时也无限的满足的场景。

除此之外,我之前对《蚀》印象最深的是,米兰股票交易所。这个空间充斥着嘈杂、疯狂和内幕消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理石柱子仿佛支撑着现代的神庙,供奉着数字和金钱。人们在这里为资本搏杀,又仿佛斗兽场。这里面有一场戏,是交易所为同事的突然死亡而进行默哀一分钟,电话铃在沉默中此起彼伏,金钱随着时间流淌的感觉,从未如此真切。

%title插图%num
《蚀》剧照 | 来自网络

《蚀》是在这种人类境况下谈论感情。电影的开场是黎明时分的一座公寓里。因为昨晚刚看完《夜》,《蚀》就像是《夜》的接续。《夜》的结尾就是《蚀》的开篇,都是在半梦半醒之间一场感情的崩塌。而男人显得非常无力,他并不了解女人到底需要什么,或如何才能让她幸福,他认为她如果爱上别人将是一个好的理由,但她其实只是不想继续,并不是爱或者不爱,结婚或者不结婚。

莫妮卡·维蒂后来女友派对上大跳非洲舞蹈时感叹说:“在那里(非洲),他们也许很少考虑什么是幸福,一切只是顺其自然地进展……而在这里,任何事情好像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包括爱”。

让我在重看时感到震惊的是,莫妮卡·维蒂和阿兰·德隆在一起之后说的一句话:“我想不再爱你,或者爱你更深。”她——安东尼奥尼的女性角色——似乎总是存在于现实的缝隙之中?想要更少一点或者更多一点,但就是不想要“现在”这个状态。也许按照我们的话来说这就是“作”的定义。

%title插图%num
《蚀》剧照 | 来自网络

学者皮特·布鲁内特引用德里达的话来谈论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任何事物本身没有意义。事物的意义,只有在事物作为一种特定的既定语境或取景的一部分时才能被确定”。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里,情感的意义,也取决于“在怎样的取景中被观看”。

在看《蚀》的时候,会觉得安东尼奥尼一点也没有过时,甚至只看莫妮卡·维蒂的精致的打扮也不过时。她在情感中的状况也没有过时。那么我们生存的境况呢,相比1960年代的欧洲呢?似乎只有更糟糕。斗兽场一样的股票交易场景确实没有了,但是这个世界对金钱的追逐远胜当时,并且变得看不见、变得无声无息。

在《夜》当中,总是能听见飞机轰鸣,声音刺破现实,中断心理活动。在看《蚀》的时候,我能清晰的感觉到这是一种召唤,遥远的、神秘的召唤。就像电线杆在风中拍打发出的声音。还像维蒂在女友家拿起那张唱片,我就能听见非洲鼓点即将响起。远方的鼓声也像是召唤。这是唯一能让我们脱离现实的声音。

七分半钟的结尾并非空穴来风。它有充分的心理预期。我曾经在家里仔细观摩过这部电影,并记录莫妮卡·维蒂和阿兰·德隆之间的恋爱:

“他和她用手指的调情代替性爱。他和她躺在草地上谈论没有答案的爱与婚姻。他和她在交易所办公室的沙发上模拟别的情侣。然后,是道别,他和她约定‘明天见,还有后天,大后天,后天的后天……今晚见,老地方。’但这个场景被拍摄成类似生死别离,预示着不祥和不安。”

%title插图%num
《蚀》剧照 | 来自网络

啊,这次我补充一句,他和她隔着玻璃窗接吻。就像若干年后,在《云上的日子》里恋人们隔着空气爱抚一样。

在维蒂走后,阿兰·德隆将放在一旁的所有听筒逐一重新挂上,现实的声音重新响起,金钱的消息从电话铃声里传来,物质的生活不得不继续。然后电影到达了终点。一个没有角色和故事、没有爱和嫉妒、也没有贪欲和激情,只有时间的空间。我看安东尼奥尼,其实从未真正感到绝望。或许在那样的时空中,一切都被取消了,其中也包括绝望。

对了,还有,安东尼奥尼的电影看到“FIN”出现时,电影结束,一切就真的结束了。留给我们的只有自身所处的时空,这个世界、这个夜晚变得“更”真实。

卫西谛

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影评人。先后在《看电影》、《纽约时报中文网》、《生活月刊》等数十家刊物撰写专栏。历任多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独立影像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奖项的选片与评委。第49届金马奖评审。出版有十部电影书籍。2015年,独立出版个人摄影集《Way Away:66号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