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混蛋的孤独

%title插图%num
《社交网络》剧照

人类世界大概有两种引力。一种是万有引力,让你可以站在地面上行走,但不让你飞起来。一种是社交引力,让你可以在社会上生活,但不让你自由。后来人类有了飞行器,总算飞起来了;要想获得后一种自由,似乎只有一条途径,就是变得孤独。

我不准备就大卫•芬奇为“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拍的这部名为《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的传记片谈论更多,在最近的美国“节奖季”上,它获得了太多肯定。芬奇的电影风格有一个不争的趋势,就是叙事越来越主流化(而这个剧本的对白写作也确实非常有力)。我看的时候,觉得稍有意外,是故事核心方面。招贴宣传语上写着“You don’t get to 500 Million Friends without making a few enemies”。乍看貌似一部描写“人际关系成功学”的电影。你看,“你有5亿个朋友,怎么能不树几个敌人呢”,闻上去有点“权谋的味道”,中国人太熟悉这一套了。没想到美国人很简单,美国的年轻人太天真了,即使风格黑暗如芬奇这般的导演,这个电影拍出来是一则“童话般”的诉讼而已。

一文不名的大学肆业生、转眼成为市值百亿的公司总裁,而整个过程看起来就是喝着啤酒写写代码、一边办公一边过暑假,这太童话了。所谓“童话”就是两套东西:灰姑娘嫁给王子、穷小子成为国王。就马克他后来的合伙人、Napster的创始人之一肖恩•帕克说的:现在,是世界听我们年轻人的时候了!

电影里的“Facebook”公司根本不是蜘蛛巢城,勾心斗角更是少的可怜,和马克•扎克伯格相比,其它的几个配角形象都有小丑的成分,他踹掉那些朋友或者合伙人,看起来合情合理。某种程度上来讲,芬奇维护了他的主人公(不论这个角色距离真实有多少距离)。芬奇的电影从《十二宫》到《本杰明的奇幻旅程》再到《社交网络》,影像越来越节制,剪辑越来越有秩序感,但是他保持着自己的标志,在色调上保持“必要的黯淡”——还有他的主人公不属于大众社会,而属于自我的个人王国。抛除一切也要用半辈子去追查和自己无关的连环杀人狂的小记者、一生都在倒着生长的本杰明和还有一意孤行的马克•扎克伯格都是如此。电影里的马克表现得对荣誉、金钱、世俗的成功都很淡漠,他只想做一件“大事”给别人看,做给整个世界看——他始终要成为自己社交网络的中心。

《社交网络》写的是一个天才和几个小丑的故事,所以我觉得芬奇对扎克伯格有深度认同,这个认同是建立在一个情感基础上:认同他的孤独。影片最后一个女生对马克说“你不是混蛋,你只是想成为一个混蛋。”这让这个电影远离了社会学、来到心理学范畴。这是一个必须要做一件大事来证明自己、来保护自己的年轻人,这是新世纪网络时代的叛逆英雄,而这个英雄不仅有不屑世俗的一面、而且有可怜脆弱的一面。电影在密集精彩的对白之中行进,但我们没有能更深地进入(电影里的而非真实的)“马克•扎克伯格”的内心,没有能更具体地面对他的情感世界。也许芬奇刻意为之?Facebook本是一个分享自己隐私、窥视他人隐私的站点,而他的创始人却始终遮掩着自己,远离我们。

从电影来看,我们知道,扎克伯格是因为被女朋友甩了,经过一番辗转、开创了“Facebook”。而“Facebook”里最关键的一项功能,是你可以填写、修改自己的“情感状态”,让别人知道你是单身还是有伴,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更“准确”得交往自己的朋友。《社交网络》最动人的一幕也正是落在“情感状态”上,拥有五亿用户的马克•扎克伯格坐在荧幕前,想甩掉自己的前女友发送了“好友申请”,然后孤独地一遍又一遍的刷新网页,等待对方的通过。这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天才的自信、而是一个混蛋的孤独。一个离开自己王国的普通年轻人。

ps:从《鱿鱼和鲸 The Squid and the Whale》开始,Jesse Eisenberg成为我非常喜欢的新生代好莱坞演员。

卫西谛

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影评人。先后在《看电影》、《纽约时报中文网》、《生活月刊》等数十家刊物撰写专栏。历任多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独立影像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奖项的选片与评委。第49届金马奖评审。出版有十部电影书籍。2015年,独立出版个人摄影集《Way Away:66号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