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es 2014】对话《冬眠》男主角哈卢克:艺术片才经得住考验

《冬眠》是土耳其电影大师努里·比格·锡兰参赛第69届戛纳电影节的作品,是导演最具野心拍摄成本最贵的一部作品,全片4K完成,影片涉及的主题从未有过的丰富和多面厚重。曾经两次夺得戛纳评委会大奖后,《冬眠》首映典礼再次收获了观众巨大的掌声,在影展场刊打分上,也高居榜首,成为金棕榈夺奖大热。

621
导演努里·比格·锡兰

《冬眠》讲述一个退休的演员回到小山村经营父亲留下的小旅馆。同在这里生活的还有他离婚不久的妹妹,以及年轻美貌的妻子。冬天来临,一场大雪下来,地处安纳托尼亚中心的世界全白了。外面一片寒冷,旅馆成为他们的栖息之处,也成为彼此争论和呈现世界万象之地。

而一贯习惯启用身边亲人或者熟人参演影片的锡兰,今年风格有所改变,影片中第一次出现大段文学风格对白。为此,他罕见地邀请了职业舞台剧演员哈卢克扮演剧中男主。

6200
哈卢克(左)在片中有个年轻的妻子

1954年出生的哈卢克对大多数观众来说还很陌生,不过在本土和国际影坛却早已享有声誉。他在伦敦完成学业并留下来继续影视生涯,尤其钟情舞台剧表演。《少年印第安纳琼斯大冒险》、《东伦敦人》、及电视系列《军情五处》都有他的足迹。

此次凭借《冬眠》正式走进国际影评人视野。影片中他将一个人到晚年经历复杂的退休男演员,面对失望人生的反思、挣扎和努力演得入木三分,成为影展目前为止,与《透纳先生》一起的并列影帝大热门。

接受新浪独家专访,这个土耳其声誉卓著的老戏骨谈自己和锡兰的第一次合作渊源。同时做为一个成功立足英国的土耳其演员,他还通过几十年的人生和演艺经验讲到对幸福婚姻的理解,并认为一个演员职业生涯走向世界的最佳选择途径,是做好自己的文化特色电影。

婚姻观 :

为了孩子,不幸福的婚姻就应该分手

新浪娱乐:这是你第一次来到戛纳,感觉怎样?

哈卢克:我喜欢戛纳这里的氛围,大家在一起,我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旗帜。有关电影的人都在戛纳,哪怕没有影片参赛。对我来说,和3000人一起看电影对我来说是一次难以想像的经历。而且之前我并没有看电影,第一次看非常感动。

新浪娱乐:影片中你和年轻的妻子因为年龄差距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感情出现隔阂,如果是你本人,会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哈卢克:如果我是他,我绝不会和这个女人还呆在一起,而她呢,我相信她也不会和我在一起结婚这么久,我们应该是早就分手了。如果说一个婚姻已经没有了存在意义,那就应该结束。两个人在一起,不应该勉强保持婚姻,尤其是有孩子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正是为了孩子,人们不想拆毁婚姻,不过我的想法正好相反。如果你和你的丈夫或者妻子不幸福,为了孩子的幸福也应该离婚。因为父母不开心,这个孩子就生活在一个不幸福的家里,还不如彼此分手,虽然有两个家了的,但是大家都很幸福。

新浪娱乐:不过影片中的这两个人应该还彼此爱着……

哈卢克:的确是的,但也只剩这个了。我们知道他们面对婚姻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男主人公对生活不满意,因为其它一些原因,他的妻子和他在一起也不满意。我扮演的主人公努力着想要改变生活,因为他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他是一个知识分子,也是一个演员,不过没有人想再找他演戏了。唯一能做的,就只是呆在这个父亲遗产留给他的宾馆里。他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村落,想要生活的不一样,却不知道到底该是什么。这让他内心消沉。

男演员2

和锡兰第一次合作:这是他写得最长的一个剧本

新浪娱乐:你的观点和影片中的主人公不一样,第一次和锡兰合作,对于角色你们有过很多讨论吗?

哈卢克:我喜欢他以前拍的电影,每一部我都看过。他是一个作者,而不是简单的导演,因为每一件事都是自己亲自去做。很早我就想和他合作,不过去年当他向我提出这个角色时,我一开始却不得不拒绝,因为那时我太忙了,正在拍摄话剧《Antonioand cleopatra》,要知道在伊斯坦布尔我有自己的剧院。于是我请他推迟一年再拍摄这部影片,不过他回答说,不,今年我想拍。就这样,三天后他的摄影师来看我,他跟我说,好吧,告诉我你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拍,剩下的我们想办法解决。这太棒了。接着我就拿到了剧本,看完后立刻就喜欢上了,精彩的剧本,非常诚恳。这部影片里所有人物都描写的很生动,也很有电影感,我很开心可以和他一起合作。

新浪娱乐:剧中你扮演的主人公富有而经历复杂,扮演这个角色,你是否遇到什么困难,另外,剧中的对白有很多……

哈卢克:因为电视和舞台表演,我已经习惯了大段的对白。不过,努里-比格-锡兰他对电影中使用大段对白不是很习惯,这是他第一次这样做。剧本一共有183页,这是他写的最长的一个剧本。这也是他电影生涯中第三次启用专业演员。通常都是和朋友以及家里人一起工作。但是这部影片却不得不使用专业演员,因为剧本对于一个业余演员来说太难了。我想他也是很高兴和我一起工作的,而我也很高兴和他合作。我对他充满敬佩,我们一起渡过了三个半月,这是一段快乐时光。这段时间不算短,却是我人生一段漫长的快乐。

新浪娱乐:你拍过许多舞台剧,这对《冬眠》中的表演是否有帮助?

哈卢克:是的,给了我不少帮助。在土耳其我拍过许多情景剧,同时会有三、四、五部摄像机对准你,你必须中间不停连续演上15分钟的戏,这和电影完全不一样,不过我们的拍摄这部电影的方式就和情景剧一样。另一方面,它和情景剧本质又完全不同,更像舞台剧的手法。这对我是一个难忘的经历。

新浪娱乐:拍这部片子之前你们有过很多排练吗?

哈卢克:没有。我们在现场排练许多遍,摄像机在一边不间断的同时录制,哪怕最后我们只使用的是其中一句话。锡兰对镜头要求极其苛刻,拍到最后,3小时6分的成片,我们有超过两百小时的素材。

艺术片才经得住时间考验 本土的才是世界的

新浪娱乐:这部影片是作家电影,不过你本人也在一些商业片中出演,个人更喜欢哪一类?

哈卢克:当然是这一部了。做为演员我喜欢舞台剧。我喜欢舞台剧,因为这是唯一一个演员可以自学成材的场所。拍一部电影,你可以不需要演员,你可以用各种素材拍出来。因为电影是一门导演的艺术,没有导演就没有电影。但是舞台剧是演员的艺术,没有演员你就不可能有舞台剧。因此可以说,导演和演员一起是对完美组合。

新浪娱乐:我听说在土耳其像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艺术电影的观众极少,成功的还是那些通俗喜剧?

哈卢克:完全如此。譬如说,一部商业电影可以有4、5百万的观众,而一部艺术片最多可能也就20到25万的观众。不过这就够了,10年后我们还可以再去看它们,而那些商业电影你却很难再去看一遍。15年后很少会有人说,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有趣,我要再看一遍。但是对于艺术片,比如说桌别林在20年代拍摄的片子,一个世纪后人们还在继续欣赏,将来也还会一遍又一遍被人们观看。

新浪娱乐:你在英国学习,并且取得成功的事业发展,英国经历带给你怎样的影响?表演上感觉更靠近英国还是土耳其的风格?

哈卢克:的确,我的职业生涯从伦敦开始,因为在土耳其的艺术学院完成学业后,我去了英国。1998年三年学业结束后, 有人给我推荐了一份工作,于是我在英国呆了10到15年。不过我一直想回到土耳其,在那里表演舞台剧、演电视或者拍电影。而且我深信,如果你想在国际舞台上发展,首先要从你自己的文化开始。都是谁在中国做电影?是中国的导演和演员。

现在的中国电影走向了全世界,也正是因为中国电影的标签。而不是因为它是模仿好莱坞或者英国电影。中国制造就让他成为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由此获得机会在世界上展示。就像这部土耳其片在戛纳放映,全世界都来观看。如果你只是在一部英语片中拍摄,你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罢了,观众会说,好吧,我们还是接着看我们的英语电影。但是在一部土耳其电影中就完全不同了,所有的都属于你的文化,导演、摄影、演员⋯⋯这些文化元素的组合将你推到国际舞台。我想,这才是最好的途径。

原载于新浪娱乐

>>>点击进入戛纳电影节专题

(编辑:阿圆)

刘敏

旅法记者,影评人,曾为《电影世界》驻法记者;十多年来,协助新浪娱乐报道欧洲三大电影节及其它重要影展,并受邀为《南方周末》,《周末画报》、《北青报》和《大众电影》等众多国内媒体撰写影评、电影节和文化报道。凭借在法国积累的多年经验人脉,近年来还致力于电影制作和宣传发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