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导演,可以把简单的一点事拍得无比复杂,还有的导演,可以把复杂的人生化解的就象生活的吃喝拉撒。两者的区别,一个是野心家,一个是电影大师。
导演达内兄弟当然是后者,这是看完《单车少年》后的第一感慨。
《单车少年》讲一个被父亲托寄到福利机构的12岁小男孩赛里尔,不相信父亲会丢下自己,不屈不挠的寻找失踪父亲的下落。其间认识了开理发店的女孩萨曼达,每逢周末将他从儿童寄养院接到家中生活。萨曼达重新买回赛里尔拥有过的自行车送给他,这成为赛里尔的生活寄托和日常伴侣。深深依恋父亲的赛里尔伤心地面对被父亲抛弃的事实,和善良耐心的萨曼达渐渐建立了感情。在愤怒和懵懂中经历了一段跌宕曲折的生活歧路后,赛西尔理会到的萨曼达的一片真心,接受新的爱,开始过一种新生活。
这是一部简单温情的电影,不用巨额花费拍摄,也不用好莱坞大名星,不讲国家政治大事,也没有传奇和大场面,仅仅是日常小细节,吃饭购物,工作学习和孩子的单纯和任性。但是这些随处可见的生活场面,被达内兄弟调动到一个特殊背景下,讲述一个刚刚被父亲抛弃的孩子的生活,突然间被赋予了格外意义。看似平静的细节背后,始终张力十足,暗流澎湃。叙事上也独辟蹊径,和好莱伍传统叙事背道而驰,既没有一个典型的故事开端,也没有高潮和一个充满逻辑的自然结尾。它只是选择一个小男孩生命中一段特殊时光,做了放大镜般的描述,并在一个恰当的时候选择刹然而止。不做任何暗示,不带任何关联和因果,将过去发生的一切和未来的可能,都留给观众的无限想像力。
达内的电影里,喜欢挖掘非专业演员或者无名演员的本色出演,自然而生动。如同上部《沉默的罗拉》里的罗拉,《单车少年》里,那个使劲登着单车,
体恤在风中鼓得满满的小男孩,也是达内在试镜后挑选出来的业余小演员托马-多雷。他扮演的小男孩独立坚强,不停地骑着,跑着,攀沿着,愤怒着,爱着,反抗着,充满能量,感动人心,过目难忘。这是达内创造的又一个鲜活无比的角色。这一次,除却大师影片里的御用演员奥里维耶-古梅、杰拉米-雷涅照旧登场,两位主角比利时著名女演员赛西尔-德弗朗丝和小演员都是首次和大师合作。
如同此前的《洛赛塔》、《儿子》、《孩子》、《沉默的罗拉》,达内兄弟的电影片名,始终生活气息十足, 而达内兄弟又把这种生活拍摄得诗意盎然。当然,否定的人会不以为然: 又是达内拍得老一套 ,父亲、孩子,普通人的生活遭遇?? 的确,看《单车男孩》,即便事先不告诉,你也可以猜出达内兄弟的名字,那是属于他们的独一无二的风格,手提摄像,长镜头朴实简洁,流畅细腻,安静地跟随主人公的经历一点点前进,平静的外表下却常常暗流涌动,张力十足。要知道,虽然总是被贯以作家作品的称号,达内的影片并不像人们脑海中惯性定义的那样沉闷,他们镜头下的故事经常起伏波折,峰回路转有你想像不到的演变。达内的电影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物塑造都是一样的生动真实,你却可以感受到每一部电影并非简单重复,总有细微变化,新的手法尝试。几乎从不用配乐的达内,这一次,面对小主人公每一次的人生重大转折,都配以短暂音乐。
达内兄弟在戛纳已经拿奖到手软,凭借《洛赛塔》、《孩子》拿下过两座金棕榈,《沉默的罗拉》最佳编剧,《儿子》获最佳影帝,如果联想到今年电影节主席德尼罗同时还是美国翠贝卡电影节的创始人,独立电影的坚定支持者,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幻想一下,达内兄弟正在朝向第三个金棕榈的梦想靠近呢?
此文为新浪娱乐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