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说,《再见,我的皇后》并不是一部以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为主角的电影,相反,它只是通过一个女佣的视角和经历从侧面刻画了某个特定时间段中的皇后,而真正的主角自始至终却都是这个女佣。
并不是说我自己的生存环境有多么恶劣,而是我看到一大批刚拍电影的年轻导演,他们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这个恶劣,一是说银幕上没有任何一个空间接纳他们,再一个,有一部分电影甚至完全被排斥到了电影工业之外。
华语电影 《夺命金》 ,导演:…
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的所有作品似乎都是由外向内发展的,由Thierry Jonquet1995年的小说《狼蛛》(Tarantula)改编的《吾栖之肤》(The Skin I Live In)可以说是电影人个人模式和作为其精彩前奏的小说的完美结合。
我有世界主义倾向,对待电影更是如此。美国电影和法国电影在感情上离我并不比中国电影更远,尽管中国人的生活无疑离我更近。所以我从来不觉得要对中国电影更亲近,要鼓励,要宽容,要带着责任感……never。我对不好的电影都难免刻薄,比如Michael Bay之流,只不过国产片我们谈论的机会更多。
法国人的生活处处都能找到电影的影子。花19欧办一张月卡,在电影院里泡一天,哪怕是烂片,也能熏陶出一种黑暗中的语感吧。这些在国内找不到,虎皮也深有体会。
现在各地的迷影组织也好,放映也好,其实或许还是基于某种“网友见面会”的感觉,新兴的“社交性”因素逐渐替代“迷影性”的追求了。
我的打分标准本就非常感性。电影中的感情能否有效的、准确的传达给我是我评判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很久之前就说过:我评判电影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能不能从中有所得,这包括知识和情感两方面。知识方面指是刷新我的人生观和对世界的看法;情感方面则是让我情感为之变化:或悲伤、或快乐、或恐惧、或引起回忆并深陷到情绪之中的,符合其中一类的都会认为是好电影。
很多时候,写稿的痛苦来源是因为被命题,编辑要给你提供(强加)观点,当然这个应该是磨合后可以解决的。诚实来讲,我理解编辑想做一个好看版面的心理,但是我真的不喜欢这种做法。
质的提高需要量的积累,而且需要在很长时间后再回溯观照。但是我觉得迷影氛围是在不断提高的,以往在资料馆看片儿的多是中老年人,现在主体换成了青年学生和白领。通过豆瓣或微博这种免费高效平台,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更迅捷地汇总,这些对我的工作都是弥足珍贵的。说心里话,每次看到大家观片后鼓掌或网上热烈讨论,我都感觉很幸福,我觉得自己真正做了一些有益于社会文化进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