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部电影并不是代表着一种新的趋势。真正的趋势是这个一直以来的情况:各种男性中心的电影形态。正如专栏作家Melena Ryzik在她纽约时报专栏“投机者(Carpetbagger)”上面所说的那样,在过去的三年她所报道过的颁奖季中,她观察到所有竞逐奖项的影片都是讲述“男性的生存危机”。即使是以女性为题材的《黑天鹅》(Black Swan, 2010)和《珍爱》(Precious, 2009)也不例外。
标签: @迷影翻译
不论从何种方面来说,《一次别离》都确立了自九十年代以来伊朗之首位重要“作者导演”。
我很想和一组女演员合作一部电影,但我又不想把故事设定在当代,让她们面对那些老生常谈的问题——男朋友啊,工作啊,诸如此类。我试着想出一个更有力的概念,然后直觉告诉我,妓院会是一部女人电影绝佳的背景。我开始做一些历史调查,调查越深入,我对这些特定职业的女人越感兴趣。同时我也愈发认为妓院将成为一个很有电影感的背景。
我的创作进程则始于我想要描写和发展的角色,而我在构思时已经考虑到了将要饰演他们的演员。我对作品的整体氛围和我乐意为之写剧本的演员有着大致的感觉,然后我会收集与他们相关的细节,在某种程度上,整个故事就是从这些不太明确的点子中渐渐产生的。
我喜欢倾听从东德来的演员讲述过去的经历,讲述在那里的生活,觉得很有意思。一个曾逃离东德的女演员,曾有过与芭芭拉非常类似的经历。她当时正与剧团巡回演出,知道自己只能撒谎,就像芭芭拉对安德烈说谎那样。我们读到相关的场景,她低声对我说:“我感觉到内心一股不安的热浪涌起。”然后,她告诉我们她的故事,谈到说谎意味着什么,她说自己也正是在剧本里描述的那一刻意识到 “我永远不会再见到你,但我不能告诉你真相,直到我真正逃出东德”。
皮克斯的故事,和它在创新和商业上连续12次的空前成功很大部分要归功于艾德.凯特摩(Ed Catmull),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和两人组建的团队。但毫无疑问,皮克斯的视野和经营模式却是由乔布斯一手打造的。
她以她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无论外面的世界是怎样说的,这是她的故事,并且是只属于她的故事。
拉斯•冯•提尔先生关于爱,家庭,天启的电影《忧郁症》,其开场的序幕段落是极为炫目的,叫人难以忘怀。
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的所有作品似乎都是由外向内发展的,由Thierry Jonquet1995年的小说《狼蛛》(Tarantula)改编的《吾栖之肤》(The Skin I Live In)可以说是电影人个人模式和作为其精彩前奏的小说的完美结合。
这部由文德斯监制和导演的影片《皮娜》并不是他和鲍什原本一起计划拍摄的影片。事实上,这部影片是对鲍什的一种致敬,它尝试把鲍什和她的作品所带给舞迷们的含义呈现出来,也借此与观众一起缅怀鲍什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