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敘事流轉迴映,投影六位台灣當代文學大師(作者:陳傳興)

[電影書序文]陳傳興_光影敘事流轉迴映,投影六位台灣當代文學大師-620

在紙本閱讀式微,逐漸被網路媒體取代的時候,在文學與電影的關係消退近乎不存在的台灣電影年代,拍攝「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影片,逆流反向航行令人訝異,意義何在?這是否又是一個保守的追憶美好年代懷舊姿態表現?那會是什麼樣形式的影片?或許,大不了,又是一些喃喃自語,充滿說不完的話的老套記錄片、建築這類影像薄堤,擋得住時代大潮?有什麼意義?數位時代、影像書寫、翻譯文字書寫是微光閃爍,還是餘燼再燃?

文學和電影的關係,在戰後台灣電影史中始終維持著似有若無的薄弱關係。所謂文藝愛情片一詞,道盡此地國民電影之偏好,而李翰祥和胡金銓那年代對於古典文藝的喜愛特質已成絕響,至就當代作家之作品被改編搬上銀幕,更是屈指可數,較著名者有白先勇、張愛玲的作品;而侯孝賢與朱天文合作,則是另一更富啟迪意義之例。

文學和電影的疏離、稀薄關係和另一個此地特有的現象──劇本(作)荒,兩者之間是否存有任何深層聯繫,有待深思。反倒是在主流商業電影機制之外的一些獨立製片卻對作家與其著作發生興趣、關注,拍攝了長短不一、有關作家的紀錄或傳記類型的影片。「作家身影」系列就是之前集大成者,最富野心企圖的計畫。

「他們在島嶼寫作」攝製計畫延續這層歷史脈絡,但是不同的時空、文化、環境、背景,不同的製作結構和思考模式,將這個計畫推向一個特殊的分水嶺位置,六部電影各自呈現,表達文學與電影在此時此地的獨特樣貌與意義,文學群峰的六個面向、文學六面體。從製作資金結構角度去觀察,「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影片卻是截然不同於「作家身影」或其他同類型影片,「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影片計畫能啟動,來自於一個善意的文藝贊助。此善意資金提供影片製作在台灣此地一個前所未有的道路,在商業製作和公部門輔助之外的新路徑。或許,有過一些文化、公益基金會對某些影片或導演,提供個別點狀的贊助支持,但並未出現過類似的、具備歷史縱觀的企畫製作。「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影片贊助者,和電影產業沒有任何關係,他純粹從關懷台灣當代文學的歷史記憶保存和延續的意念出發,不帶任何預設立場,也無商業企圖。正是出自善意的文藝贊助資金,這系列影片的製作模式較為獨特,不同於台灣一般的獨立紀錄片生產方式──前製期長,同時,對於拍攝傳主的著作、相關文獻的研究、解讀都作更詳盡的準備;製片方和執行的導演、工作團隊密切合作溝通,提供一個更富彈性、更為自由開放的創作平台,避開浮光掠影的膚淺、無觀點陷阱。

這系列影片的每位作家,都是台灣當代文學的群峰,著作豐富、龐雜,都是數十年生命耕耘的成果,不可能輕易點數,寥寥數語、點水式白描之不足是可想而知。社會事件式的紀錄片手法、即興與等待事件發生的拍攝方式,顯然地不適用。領航繪圖員預先描繪山脈地貌圖形的必要性,不言可知。前製期工作讓每組影片導演團隊模擬、修正原先的假想,不致浪費資源在拍攝和錄製大量素材。沒有預設藍圖,那將是可怕的夢魘。

定期聚會討論,不僅為了影片製作流程管理更有效率和互動,或說,較溫暖人性化的是凝聚、整合各組拍攝團隊在一個共同合作的分享平台,定期協調討論;如同六位作家在文壇各領風騷,但並不是孤峰獨造,他們彼此之間都有明暗不一、曲折連續或斷裂的山脈、溪谷,串聯成島嶼文學的山脊──中央山脈。「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影片,從六座高峰投影描繪台灣當代文學地理景觀,交錯連綴出廣闊文學地貌;六種光影敘事迴映流轉成文學六面體,交疊六聲部獨白樂劇──可遊,可頌,可問,可嘆,可選擇,可寄。

自我記憶的邀約,很少人能抗拒,即使百般努力去迴避、拒絕。記憶有如影隨形,從生至死不離不分的伴隨者、守夜人。記憶蔓延增生、變貌,或褪色衰減,像呼吸、攝食這類生理生命不可欠缺的行為。記憶的原初動機,是自我保存。記憶的語態模式,獨語,回憶通常以第一人稱開啟獨白倒敘場景。記憶的唯我中心、向上、退縮倒摺特質阻礙記憶開啟。分享記憶的不可能就像集體記憶的神話一樣,都是擬真的假設。第三人稱的傳記書寫,構建他者的記憶,迂迴進出邀約和拒斥。「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影片製作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不是影片的表現形式問題,也非製作技術項目,如何面對他者記憶,創造適度倫理場域轉化記憶獨白的邀約,成為分享的責任。

陈传兴|摄影、图片:陈粤
陈传兴|摄影、图片:陈粤

經過長達一年,或更長攝製時間完成影片時,讓人欣慰的不僅是達成影片美學層面的突破,每位導演與作家傳主能協商共構出一定的倫理場域,隨著影片攝製進展,彼此之間最早的疏遠、不對稱關係融解產生變化,奇妙的化學效應,雙方走過初期的摸索、嘗試、碰撞後進入某種協同共謀的祕密儀式,電影的魔幻煉金術昇華轉化記憶之石,獨白的記憶岩塊碎裂分解成光影閃爍、四逸流散的語言元素,串流重組成共音記憶劇場。

參與製作「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影片過程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體驗親身因就短暫的偶然聚合而孕生出如此深刻的人際情感變化,將之寫在光影塵埃上。銀幕上、螢幕中,每個片刻風景後面起伏漂動情感暗流,不是遙遠觀看、隔鏡傾聽作家低語自述昨日之書,也非清冷理智解剖作品字裡行外的意義,記憶邀舞的驚奇與喜悅,在「他們在島嶼寫作」中處處可感。若問這系列影片每位導演,拍攝過程是否是某種學習的旅程,我想,沒人會反對,它確實是某種情感學習的成長之旅。從不對稱的敬畏、仰望角度出發,隔岸遠觀,最後卻能共同參與煉金儀式,這變化能說不大嗎?每次的例行製作會議,導演們熱情洋溢,談論最多的也往往是這層事物變化。

與作家傳主的情感倫理關係變化、影響,並決定每部影片的表達方式、敘述文本。作家的生命歷程、書寫的時間和攝製期時間長度三者交織刻劃出明晰可感的影片情感時間厚度。鏡頭前後,導演與作家之間的倫理張力關係被適度處理表露,不輕忽或掩蓋,讓「他們在島嶼寫作」的文學群峰有明暗起伏的地理風貌,不是平板表象。

「他們在島嶼寫作」攝製時期,正好是數位時代另一個轉捩點,電子書對紙本書的威脅更急劇,網路2.0的社群媒體崛起成為主流。先前的blog退位,被推特、臉書取代;所謂的網路文學時代將臨的末日預言,其實沒那麼正確、真實,傳統書寫的紙本文學和各種電子數位時代書寫,依舊僵持在一個混沌、曖昧不明的矛盾對立關係。拍攝這系列文學大家的傳記影片,在這樣殊異的文化時空背景,會有什麼樣的對應?會有何種意義?是追憶緬懷美好時代,退回到過往?或是將之視為一種新時代對文學大傳統的另類收受詮釋態度表現?「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影片所面對的新影音媒體環境和「作家身影」及同時期的其他類似影片時期的媒體環境徹底不同。更巨量、更具全面滲透(其實是浸透)破壞的網路數位影音環境對這種近乎手工業的小型獨立製片工藝產品會有什麼樣的友善態度或干擾?兩種性質迥異的文化介面彼此間的共容、轉譯狀況和可能性,將決定「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影片在新數位網路世代的流通與收受。社群網路媒體的開放自由共享經濟和掠奪經濟的混淆狀態,欠缺明確規範與規則時期,善意文藝贊助資金支持的「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影片的非商業、工藝型態製作的文化類型影片能否作到擴散流通思想傳播,同時微量製作資本又能得到再生產的可能?

數位環境對「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影片製作的影響,除了流通發行層面外,其實在攝製生產方面也有重大影響。

2009年到2010年歐美電影界興起一股用電子數位影媒體取代傳統膠捲的狂潮,有人稱之為數位電影元年。更輕便簡易和價廉的高清攝影機陸續在這幾年出現、迅速改進,達到更優質的影音成果。陸續的有一些具標竿代表意義的好萊塢商業大片也跟進採用。

低價的專業高清攝影機也改變了當前台灣的電影生產狀態。而當堪農的全畫幅相機5D MarkⅡ上市,兼具拍攝高清攝影功能,淺焦類電影影像,帶來更大震撼。記憶猶新,幾位導演和工作人員齊聚一起,熱烈把玩、討論這部相機的優缺點,討論拍攝出來的影像色差、收音音感和錄音限制。那真是一個很難得的聚會,不同世代導演聚合在一起,面對新生科技器材,不分彼此相互討論各自影片的未來風格是否能用上這個新事物。「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影片,每部影片或多或少都用上這相機,也有導演全片只用此器材。拍攝時,有些作家很訝異地問:「不是要拍紀錄片?」

輕便的高清數位攝影設備高品質、高感光度、低照明的特質簡化了拍攝程序,降低成本,減少工作時間和效率的提升,這些優點確實幫助低成本手工藝製作的獨立製片,獲得更佳成果。新數位攝錄器材硬體的革新不盡然是完全正面,欠缺完整的配套軟體流程和數位環境,有時反倒衍生窒礙,單單是攝錄的格式轉檔問題,嚴重影響到後製時期各階段工作,還有其他軟體流程問題,「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影片各組協力解決目前台灣不成熟的數位製作環境衍生出來的問題,整合這些經驗,對以後建構較為合理有效的工作流程,是另一個意外收穫。

「本文原载于《他們在島嶼寫作》電影書,行人文化實驗室出版」


|編輯:張宇婷

上海電影博物館將於2013年10月舉辦《他們在島嶼寫作:台灣文學電影周》。
官方網站:http://www.shfilmmuseum.com/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shfilmmuseum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