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南走來──文學推手林海音(作者:應鳳凰)

林海音不僅培育台灣作家有成,
更成為兩岸文學交流的橋樑。
從副刊、雜誌到文學出版,
她大半生歲月貢獻給寫作與
編輯出版,成為台灣文學的重要推手。

[作家小傳]應鳳凰_從城南走來──文學推手林海音620

「北京的童年歲月」

林海音,一九一八年出生於日本大阪絹笠町回生醫院, 父林煥文, 苗栗頭份人,祖籍廣東蕉嶺;母林黃愛珍,台灣板橋人。一九二一年隨父母遷居北京,童年歡樂時光皆在古城北京度過,這裡一物一景深深烙印在她心上,成為她台灣之外另一個精神故鄉。著名代表作《城南舊事》正是林海音以溫婉文筆所寫屬於她北京童年的似水年華。小說裡頭的樁樹胡同,正是林海音一家在北平安身立命之所。用純真的雙眼觀看著這成人世界的主角英子,正是林海音的化身。

北京的童年歲月固然美好,但是林海音十二歲時,父親病逝。身為老大的她,擔起了照顧寡母弟妹的重責,也開始負起了不是小孩子該負的責任。這樣的早熟,與提早面對生活的經驗,正好奠定了林海音將來或為記者、或做編輯、或創立出版社一種堅毅幹練的處事風格、待人接物的熱情態度。

「從記者到編輯, 台灣文學重要推手」

一九三四年,十六歲的林海音考入北平新聞專科學校,在學期間一邊讀書一邊當實習記者,十九歲畢業即任成舍我主持的《世界日報》記者、編輯,主跑婦女新聞。也因為這工作,林海音認識了一生的伴侶夏承楹(筆名何凡)先生。兩人一九三九年五月在北平協和醫院禮堂結婚,為當時北平文化界盛事。婚後住進夏家永光寺街的大家庭,並改任圖書館編輯,直到一九四八年來台為止。三十歲時林海音回到她另一個故鄉台灣,並全心投入文學領域之中。

來台初期,她和先生何凡同任《國語日報》編輯。在《綠藻與鹹蛋》裡她說︰「幾乎是從上了岸起,就先找報紙雜誌看,就先弄個破書桌開始寫作」。林海音主編《周末》周刊,夫妻倆人常需要寫稿、譯稿來充實版面。一九五三年受聘於《聯合報》擔任聯副主編時期(一九五三─一九六三),她以敏銳的文學觸感發掘許多人才,且重視台灣本土作家,如林懷民、黃春明、鄭清文、鍾理和等。此外,鼓勵活躍於日據時期文壇,卻在戰後停筆的老作家,如楊逵、鍾肇政、文心、陳火泉、施翠峰等再度出發,是推動台灣文學的重要推手。最著名的例子是黃春明,他的處女作〈城仔落車〉即發表於聯副。兩人亦師亦友,已成一則文壇佳話。不論發掘新作家、或是鼓舞日據老作家重新出發,林海音在台灣文學發展上貢獻良多,與主編「自由中國」文藝版的聶華苓並列為五○年代文壇最重要的女性編輯。

林海音|图片来自网络
林海音|图片来自网络

「以女性為主題的文學創作」

林海音的創作豐收期,集中在一九五、六○年代,總共寫了四部長篇小說:《曉雲》、《城南舊事》、《春風》、《孟珠的旅程》,和三本短篇小說集:《綠藻與鹹蛋》、《婚姻的故事》、《燭芯》,產量十分可觀。回顧自己的創作生涯,林海音說:「很難說哪時候開始寫作的。我十八歲時在北平世界日報實習採訪社會新聞,便隨時提筆記錄觀察,從沒想到寫作出一番如何轟烈的事業來。」林海音欣佩前輩女作家凌叔華,並以凌的寫作理念自我期勉:「她當年和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用英文通信時,維吉尼亞一直鼓勵她用英文寫作,要寫自己切身熟悉的事物,並且告訴凌叔華說:『……繼續寫下去,自由的去寫。不要顧慮英文裡的中國味兒。事實上,我建議你在形式和意蘊上寫得很貼近中國。生活、房子、家具,凡你喜歡的,寫得愈細愈好,只當是給中國讀者的。……』(摘自傳光明譯「古韻」)我在她們通信四十年後的今日讀到這幾句話時,心中驚喜的想,它怎麼跟我一向對小說寫作的把握,是這麼接近呢!」林海音寫作文類涵蓋小說、散文、兒童文學等,又以小說最膾炙人口。而她作品裡的女性形象,楊翠觀察到︰「多半都如風雨中飄搖不定的一根燭火,不由自己地在暗夜裡燃盡自己的生命。」又如葉石濤所說,「好似圍繞在她們周圍的,命運造成的冰壁,冰森又殘酷。」即便是在充滿童稚趣味的《城南舊事》裡,其中一篇〈驢打滾兒〉也反映出當時貧苦女人悲愁的處境。〈林海音論〉中葉老如是評析︰

林海音作品,有其特質和與眾不同的風格,是由於她固執地把題材限囿於女人身上,以女人的心眼和細緻的觀察來塑成一個世界;時代的推移,社會的蛻變,世事的滄桑,皆透過女人的心身來尋覓表現。可以說,她筆下的女人幾乎沒有一個是善終的;這意思是說,她所描寫的女人皆嘗過失望,愛情的挫折,大都是不幸的。沒有一個女人得到真正的幸福,雖然這些女人並不缺乏生活上的歡樂或賴以生存的愛情,但她們仍是不幸的一群。不過,幸福是什麼?它在那兒?幸福不過是虛渺的幻覺?抑或一隻青鳥?這是頗值得思索的。然而,以世俗的觀點來說,林海音所雕塑的女人映像,皆面帶憂慼在酸苦的不幸中翻滾的女人;顯然她們是一群被虐待者。

而林海音最受歡迎的著作《城南舊事》不僅後來被大陸改編成電影,更在八○年代掀起一陣風潮,也被齊邦媛教授譽為經典之作,她的文名可說是兩岸皆知。林海音還有幾篇散文被選入洪範出版、楊牧編輯的《中國近代散文選》,她的文學成就,似乎較之其夫婿,專欄作家何凡,還受到評論家肯定。

「創立純文學出版社, 家中客廳成為「 半個台灣文壇」」

四十六歲時的林海音,轉進了另一個生命領域,創立了《純文學月刊》,這份刊物與當時的《文學季刊》、《現代文學》鼎足而立。一九六三年因故離開主編十年的聯合副刊,但這些挫折不能打擊到她。一九六七年她和幾位朋友合辦了一份文學雜誌:《純文學月刊》。編這份雜誌時,她親筆發出一百多封信,向編報時擁有的文友作家群邀稿,她的熱情和真誠感動身邊的寫作人。她說:「許多文壇的好朋友支持我,熱心地幫我拉訂戶,寫稿子。」《純文學月刊》於是產生不少佳作。她即使生活再忙碌,總不讓這雜誌脫期,對讀者訂戶做到如期出刊的信諾。

隔年林海音和夫婿何凡成立《純文學出版社》,社長由其本名「夏林含英」掛名。以一年出版兩本文學書籍,不趕流行的平穩風格紮實地經營。不但夫妻倆人的作品都由純文學出版,女兒夏祖麗,兒子夏祖焯也都在純文學作家群中,林先生不但同時帶領一個文學家庭,同時經營一家嚴謹專業的出版社,出版許多膾炙人口的好書,如彭歌譯的《改變歷史的書》,子敏散文集《小太陽》、《和諧人生》,長篇小說《藍與黑》、《滾滾遼河》等都在市場上歷久不衰。林海音夫婿何凡撰寫「玻璃墊上」專欄超過三十年(一九五三─一九八四),串在一起閱讀,彷彿觀看一部台灣社會發展史。林海音將這些珍貴資料編輯成一大套《何凡文集》,還榮獲當年圖書主編金鼎獎。「純文學」全盛時期,與「爾雅」、「洪範」、「九歌」、「大地」並稱文學出版界五家最有活力的出版社,他們自己卻謙稱「五小」。

個性開朗的夫妻倆家裡常有文友聚會,客廳的大圓餐桌常常圍滿了小說家詩人的歡笑聲。林海音家的客廳很多人說是「半個台灣文壇」,熱愛朋友的她,常邀文友來家裡吃飯、喝茶、聊天。她家的客廳是人人稱道的文藝沙龍,許多文學的夢想就在這裡碰撞、實現。

「兩岸文學交流的橋樑」

不僅培育台灣作家有成,林海音與五四以降的中國作家也未斷過聯繫。除了編輯出版《近代中國作家與作品》,她和在台的蘇雪林、旅美的謝冰瑩、沉櫻、英倫的凌叔華,乃至解嚴之後,也和在北京的冰心、蕭乾與文潔若夫婦等,都有密切往來。一九九○年林海音回到闊別了四十一年半的北京,同時成為兩岸文學交流的橋樑。她寄出全套純文學叢書和純文學月刊給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號召台灣出版界大量捐書以充實台灣文庫;還熱心地促成文學館所策劃的《當代台灣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共收錄白先勇、余光中、林文月、張秀亞、黃春明、琦君等十位作家作品。

一九九五年,經營了二十七年的「純文學出版社」,面對出版市場的嬗變,決定畫下休止符。出版社結束後,她持續寫作、盡情地生活,其中一本文集,書名就是「生活者林海音」。從副刊、雜誌到文學出版,她大半生歲月貢獻給寫作與編輯出版。一九九四年她得到「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及「亞華作家文藝基金會」頒贈之「向資深華文作家致敬獎」;一九九八年獲「世界華文作家大會」頒「終身成就獎」;一九九九年獲第二屆五四獎「文學貢獻獎」。晚年糖尿病纏身,二○○一年十二月一日病逝台北振興醫院,享年八十三歲。

|本文原载于《沿波討源,雖幽必顯──認識台灣作家的十二堂課》


|編輯:張宇婷

|上海電影博物館將於2013年10月舉辦《他們在島嶼寫作:台灣文學電影周》。
|官方網站:http://www.shfilmmuseum.com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shfilmmuseum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