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迷雾冷冬:布鲁诺·德尔邦内尔谈《醉乡民谣》摄影创作

来源:http://motion.kodak.com/motion/Publications/InCamera/Hazy_Shade_of_Winter_Bruno_Delbonnel_ASC_AFC_Frames_Inside_Llewyn_Davis.htm
译者:掘地三尺 校对:龙猫公子 (Cinephilia翻译小组 微博:@迷影翻译)

为了完美营造出《醉乡民谣》那种冷冰冰的、压抑的基调,导演兼编剧的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兄弟(Joel and Ethan Coen)俩找到了摄影师布鲁诺•德尔邦内尔(Bruno Delbonnel,ASC,AFC)。德尔邦内尔凭借本片略显哀伤的摄影风格被提名奥斯卡,英国影视艺术学会奖和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杰出贡献奖,并在2013年的Camerimage电影节上获得了铜蛙奖。此外他还曾凭《天使爱美丽》(Amelie)、《漫长的婚约》(Avery Long Engagement)、《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获得三次奥斯卡提名。作为一个“胶片控”德尔邦内尔职业生涯20多部故事片中,只有一部使用了数字摄影机。

据报道,《醉乡民谣》成本只有1100万美元,拍摄时间为42天,大部分是实景拍摄。电影虚构了一个充满了悲伤和遗憾的故事,背景设置在1960年民谣氛围浓厚的格林威治村。影片里,天赋异禀的创作型歌手勒维恩·戴维斯(Llewyn Davis)遭遇各种挫折——他的演出搭档自杀,一时大意弄丢了恩人的猫。绝望之下试图搏出名,所以他以最后一击的姿态去芝加哥参加一个很厉害的制作人的面试。

德尔邦内尔巧妙地将画面对比度压低,几乎见不到阳光,与纽约每天只有6个小时白天的短暂冬天如出一辙。

“我很不喜欢单纯探讨所谓的形式美,”德尔邦内尔说,“所谓形式美只不过是一种潮流,在时装摄影中才能见到。过个几年,潮流又变了。就《醉乡民谣》而言,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悲伤的感觉,所以我不得不重新定义它。悲伤是黄色吗,还是绿色?我要找到一种方式把这种悲凉用色彩、密度、对比度表达出来。那是我作为摄影师的职责。”

早在拍《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2009)时,德尔邦内尔就试过只用一种胶片完成全片拍摄。当时他同样用了KODAK VISION3 500T 5219彩色胶片,镜头用Cooke S4s,摄影机则用 ARRICAM ST 和ARRICAM LT.

“在《哈利波特》中,由于场景太大,视觉特效太多,所以5219胶片的高感光度(500S)就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他说。“不管有没有特效镜头,它的颗粒结构也都差不多。5219是一种非常好用的胶片,也许是最好用的,所以为什么不一直用呢?我已经固定了一套与5219搭配的常用镜头,我可以非常高效地用5219拍片,因为我知道我熟悉5219的画面效果。特别是《醉乡民谣》,它的整个整体画面都必须保持连续性。”

在短暂的准备之后,德尔邦内尔在首周的拍摄中针对大致环境定了5档的曝光范围。“当我开始时,我必须有一个主意,”他解释到。“有时候那些想法并不是很清晰,但会有大致的方向。具体到本片,我选择不用阳光,全用环境光和补光——而且是非常非常柔和的光线。在转为数字中间片的过程中,为了让它更完美,我明确了一个光比。每当我打光时我都牢记于心——把它保持在5档范围内,需要暗下来就暗下来,需要降低对比度就降低对比度。”

大师级DI调色师彼得-多伊尔(Peter Doyle)来到纽约特艺公司(Technicolor)进行调色。他去掉了画面中大量的蓝色来创造寒冷的感觉,同时保持肤色的自然。 “我也想让画面有点让人不安,所以彼得和我保留了大量洋红色,”德尔邦内尔说。“虽然这种颜色在电影中不常用,没多少人喜欢洋红色。在保证肤色正常的基础上,我们又加了一些蓝绿色。”

5219胶片宽容度足够大,这也让电影调色余地更大。。“5档曝光范围能让我们在后期调色时进行更多调整。因为胶片曝光充分,所以调色时我可以放开手脚。”德尔邦内尔说。“如果宽容度小,胶片记录信息就少,调了蓝色整个画面颗粒感将异常重,因为一整层画面都被破坏了,因此曝光必须要重组。”

“那是我工作的方式,”他补充道,“作为摄影师我必须得用尽浑身解数去讲这个故事。这就是我喜欢数字中间片的原因,这是基于化学层面的重要工具。”

德尔邦内尔看到了摄影和绘画的相通之处。“我不把自己看做一个艺术家——我也不敢那样说——但我觉得我的工作与画家有共通之处。”他解释道。“跟技术无关,我们也不都是顶尖技术专家。只是当你去参加一个展览会,面朝画作,你会有那种感觉。尽管你不知道为什么,你就是有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想一想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有时候他的作品就只是一些方形或矩形色块儿,但我们能感觉到一些东西——热情,悲伤,愉悦。很奇妙,他居然只用色块就可以表达情绪。”

“那是我想在电影中寻找的,”德尔邦内尔继续说。“当然我远不如罗斯科才华横溢,但我想,完全可以用他那种方式解读。读完剧本有什么感觉?情绪什么样?然后,我一直努力把情绪拍出来。悲伤是每个人都有的情绪,我们便要找到悲伤的共通之处。”

“我想让观众在《醉乡民谣》中看到悲伤,”他说,“电影不只是要表现60年代的纽约民谣,但更多的是讲述这个男人的生活,我觉得这是电影最有力量的一点也是我对剧本和故事的理解,而画面便是我的视觉阐述。 ”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