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注定》是一部非常规的电影,不仅是电影的风格很难纳入导演作者的一般范畴,影片的国际名望和国内舆论也为影片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其实,《天注定》是贾樟柯在筹备《在清朝》时偶然迸发的灵感,也可能因为这样,贾导对于《在清朝》的武侠尝试也可在《天注定》里先行小试牛刀。不得不说这是一部令人震撼,印象深刻的电影。风格犀利,叙事虽稍显不足但沿承了导演的作风,在思想力度上仍然深刻厚重。
影片风格可以看作贾樟柯的创新尝试,同样面对社会问题,该片一反之前《小武》《三峡好人》沉重的纪录片式的申诉,转为戏剧性浓烈的美学表达。赤裸裸的暴力呈现,绝望的气氛渲染,使得之前存在的乡土气息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散。开篇一大片打翻的橘子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杀人的鲜血更是逼人眼球,东莞的几段戏里也有浓郁的色彩表现……这种画面的强烈色彩呈现也与之前朴素的乡土色彩形成反差,帮助风格上“戏剧性”的表达,赋予影片美学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对于动物的涉及也表现出了较高的造诣。无论是在煤矿堆里挨打的马,卡车里无辜的牛,还是公路上诡异的蛇,鱼缸里将被放生的鱼……这些动物的出现或者有助于影片的暴力表达,这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有效手段,蒙太奇的剪辑使得这些画面不是单纯的动物拍摄,它们或者营造了影片的暴力气氛,或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者塑造了人物的性格面向。
但是,电影在叙事上有失水准。四则故事,改编自社会事件,而且具有不同的角度和类型,本来是一个很能推陈出新的故事题材,但是四则故事的暧昧关系使得影片既没有单纯的几则故事拼接而产生的震撼力,也没有明确的关系连接而带来的引人入胜。再者,四则故事的水准层次不齐,第一则的个体暴力表现最到位,加上姜武非常精彩的表演,让人期待这会是一部很过瘾的电影,而随后水准越来越差,第二则不仅在画面呈现和故事创造上都略逊一筹,第三则加入了很多不相关或者关联不够紧密的细节(动车事故,收取过路费而打架的事),第四则故事无论是在故事叙述,人物塑造还是行为动机上都很不明确,缺乏力度。而且,几个故事若有若无的情节连接,几乎没有必要,反而让故事扑朔迷离。
电影通过这样的故事叙述和风格化的表达,表现当下社会的动荡混乱,躁动不安,污浊腐朽。对于社会问题的表达是贾樟柯一贯坚持的主题,也几乎是第六代导演的共性。他们面对改革开放后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地区性的差异,贫富差距,利益分配不均导致人们内心暴力的根源,演变为社会危机。导演借助真实社会事件的银幕呈现,通过个体暴力的极端表现,揭露这个现代化过程中的病态社会。更重要的是,在《天注定》中贾樟柯更犀利地提出”罪”与”恶”的根源问题,苏三的戏剧上演,最后一帧的群众肖像画面,非常有力度地用影像的方式带出这个问题,同时引发观众思考“什么是罪”,“我是否有罪”的哲学命题,其效果可堪比奥逊威尔斯在《审判》里的结尾处理。
贾樟柯几乎不会让人失望,这是他在自己领域的一次崭新尝试,虽然在叙事层面上有失水准,但是在风格上有所突破,有着较高的美学造诣,思想深度上也保持了一贯的水平。影片的第一则故事十分精彩,叙事,风格,表演都无可挑剔,几近完美。在对于影片整体略微失望的同时,也看到贾樟柯有如此潜力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