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皇上无话儿,太医来调理

%title插图%num
The King’s Speech (2010)

同一语言文化,对电影人而言既是压力也是机遇,可如今的英国电影只能在好莱坞的夹缝中生存,艰难地保存着一副“王家正宗”的没落尊严。对于电影院里的主流观众来说,《寻找埃里克》和《四只狮子》这样的独立艺术片,不是偏于左翼,就是过于小众,要正面与好莱坞影片抗衡,在国际影坛上为日不落帝国赚取颜面,还得上溯到2006年的《女王》。所幸,有其女必有其父,展现伊丽莎白女王之父-乔治六世的《国王的演讲》,成了今年英国电影的最大一张名片,在席卷了多伦多影展,英国本土学院奖和北美颁奖季之后,这部来自英国王室的人物传记片已然被列为本届奥斯卡的最大热门之一。

从陷入戴安娜危机的伊丽莎白女王,到为口吃烦恼一生的乔治六世,英国人眼中的王室成员,在享受全体臣民爱戴的同时,也甘受着各种煎熬。表面上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女王》中的戴妃引发的王室信任危机,《国王的演讲》里的纳粹战事逼近,都让一国元首陷于被动,导演着重表现的角度,还是此时人物内心的细微反应。从这一点来看,依照时间线顺序讲述发展,着重刻画人物性格,而把外部事件作为促发动机的《国王的演讲》,比《女王》更接近一部“经典好莱坞叙事电影。”科林•费斯扮演的“伯蒂”(乔治六世的昵称),在历史上的确是位性格腼腆的国王,影片中他甚至在“被迫”继位后,经受不住压力而倒在妻子怀中哭泣。拍摄电视剧出身的英国导演汤姆•霍伯,挑选了伯蒂从约克公爵登基为英国国王的关键时间点来叙述,突出平凡亲和的家庭生活,紧张的公众事务的筹备阶段,来特意营造“口吃王子”的尴尬境地。反而是到了登基大典等重大场景时,却只一段黑白纪录片来重现,还被老迈的主教挡住了画面。这种从小处着眼,举重若轻的方式,无非为了贴近伯蒂的内心,让观众感受到他的压力,进而体会、同情一位国王的不易,同时也更钦佩治疗师罗格的智慧和勇气。

作为一部入围英国“电影艺术学院奖”14项提名的大热门,《国王的演讲》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业界的首肯,从剧本到执导再到表演,足以反映出英国电影的各方面水平。而其中最让观众们期待的,莫过于两位男主角的对手戏-如何用非常规的治疗方式来战胜“口吃”,赢得一个作为国王的自信。科林•费斯的表演可入教科书,对口吃者的姿态、动作和心境都模仿惟妙惟肖。在片中他几乎没有几句完整的台词,怯懦和敏感里,又透出微妙的好胜心和责任感。杰弗里•拉什的表演更是驾轻就熟,身为平民却有着难得的自信,既非《闪亮的风采》 里那种先抑后扬,也非《加勒比海盗》里的嬉闹怒骂,把英国人标志性的自嘲和古板,用于对国王口吃的治疗过程之中。影片的高潮部分,正是在二人配合默契之间展开、发酵,珍视友谊,也成为国王亲切感的组成部分。英国历史上乔治六世的圣诞演讲,成了鼓舞大不列颠迎战纳粹的著名宣言,而在影片中,则被转化为两位朋友搭档的一场“演出”。在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重复主题中,乔治六世圆满得完成了他的角色,走向白金汉宫的阳台,迎接臣民的欢呼;而立下大功的治疗师则像是一个谢幕的指挥家,悄然的退居幕后。片尾处的这种处理,与开场时二人在室内的争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影片的舞台化色彩在逐渐减弱,莎士比亚的台词和滑稽的治疗方式过后,“战争”这类重大的社会事件登场,使得影片的格局从私人层面走向公众和历史,得以升华。

在塑造两位主角的同时,影片中的几位配角也极有趣的为前因后果做了注解,譬如伯蒂口吃的起因和在家族中的地位,就通过老国王乔治五世和兄长爱德华八世的叙述得以补充。比起潇洒俊朗,爱美人不爱江山爱德华八世(温莎公爵),乔治六世虽然严重口吃不自信,却有一份作为国王的勇气和责任心,这一点让他得到了全体臣民的宽容和尊敬,更得到了妻女的支持。海伦娜•波翰•卡特终于脱去了“哥特”味道,饰演乔治六世的王后,比普通的贵族女性多了一份世俗的独立和坚韧,戏份虽少却分外出挑。在叙事手法上,《国王的演讲》并未有太大的突破,可以说是偏向于传统戏剧的套路,精彩之处首先在人物的表演和对话之间。不过仔细分析导演霍伯的镜头语言,还是能发现许多精巧之处。首先是景深和超广角的运用,在雾中公园一场戏中,特别加强了镜头的纵深感,在跟拍的同时暗示了国王和治疗师之间的情感距离。同样在希斯敏斯教堂和治疗师家里时,对话的人物共处前景和背景中,这样的构图不但丰富了画面,强化了观众对于互动的期待,也可以改变影片的节奏。此外在摄影上,影片中常会出现大特写,孤立的人物多位于画面的左侧,算是导演风格和人物精神状态的体现。法国人亚历山大•德斯普拉如今已是国际影坛当红的配乐师,前后为《女王》和这部《国王》作曲,虽是借用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名曲,但的确是与情节相得益彰,用古典乐探照出了贵族们的坎坷心路。

“生存还是死亡~?”口吃的乔治六世,在莫扎特《费加罗婚礼》的喧闹声中,稀里糊涂地道出了英国的命运。影片里结结巴巴提了很多问题,伴随着沮丧和无奈,不自信和不情愿,反复纠结..所幸人们看到了真诚和勇气,发自内心的欢呼,也终是为了一个战胜自我的《国王演讲》。

董铭

影评人,曾多次参与报道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对欧洲电影尤其关注。文字散见于《南方周末》、《新民周刊》、《新京报》、《南都周刊》等平媒,参与编写《电影+2005》、《电影+2006》、《法国手记》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