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ale 2010】 《信仰之路》:穆斯林的救赎

%title插图%num
Faith (Burhan Qurbani, 2010)|©️PR/Berlinale

www.cinephilia.net: ★★★★★☆

[作者:huifeiyanmielea 2月18日 柏林]挥洒的墨汁在荧幕旧色的画布上演绎,人形、小虫、野花、繁华的街景。影片谜样的开头似乎已经预示了某种前路的虚无缥缈与混沌不清。

故事有关三个在德国出生的穆斯林青年:玛丽安是个现代开放的女孩儿,意外怀孕之后她选择私下进行药物流产。然而腹痛和流血不止让她对自己的行为日渐惶恐,在电梯里婴儿的啼哭声让她彻底崩溃。她要改变,从此变成极端虔诚的基督徒:戴头巾、参加读经班、句句引典《古兰经》。她渴望用这种苦行僧似的信仰来救赎自己,甚至到精神错乱否认自己堕胎的事实。

萨米和同事丹尼尔在工作中互相帮助,在生活里也相处亲密。丹尼尔甚至到读经班学习《古兰》来了解萨米的世界。然而萨米慢慢发现自己和丹尼尔的关系已经越了界,不能被教旨所容。他企图用祈祷来使自己远离那种罪恶的想法,却又不愿背离自己内心的渴求。

伊斯麦在一次执法中误杀了丽拉的丈夫。在一次例行检查中两人意外相遇。对丽拉深感愧疚的伊斯麦以各种方式帮助她的生活,并且最终背叛了自己的婚姻。然而,丽拉笃信“上帝掌控一切”,她把伊斯麦幻想成上帝派来的“黑暗天使”。影片中三个角色分别面对着伊斯兰教徒现实和信仰最尖锐的冲突:堕胎、同性爱、以及对婚姻的不忠。

严谨的叙事结构、成熟的现实主义手笔、丰满的人物塑造,很难想象这样一部立意深刻、视角敏锐的佳作出自一位年仅30岁的年轻导演之手。这是布尔汗· 奎巴尼(Burhan Qurbani)的长片处女作。2008年短片《幻觉》(Illusion)曾使他崭露头角。他在1980年生于德国,父母因寻求政治避难逃离阿富汗。每天黄昏之前,爷爷都会念经祷告。这种对宗教的虔诚在奎巴尼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中,导演选择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群在德国生活的穆斯林,他们分享着同样的宗教和文化,又面对着同样的内心冲突和矛盾。

这是一部关于人的电影,而不仅仅是信仰。回顾影片的五个篇章:旅途开始、献身、牺牲、自我责任、道路的抉择。情节的传承祈合可见,这恰好指出了一条通往信仰的道路。这种信仰,在本片中被具体的表现为伊斯兰教。然而看过影片的观众,不论是出自何种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甚至无神论者,都能从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那种面对生活不知所措的困惑和对救赎的期待是超越信仰这个话题本身的。宗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角色的行为和决定。他与你所选择的道路有关。

片尾,父亲在车上抱着昏迷的女儿,背景音乐里有女声唱着:他们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儿女只是出于欲望,他们不属于你,他们只是和你在一起。很多人错误的使用信仰、依赖信仰,深信“一切都掌握在上帝手中”。然而真正的信仰不是一朝一夕一纸算清的。忠诚、宽容、有爱才是真正的信仰之路。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