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功夫女王”(下):先锋者还是失意人?

曾经与李小龙齐名的她在70年代的数十部电影中拳打脚踢,飞檐走壁,但不到十年便销声匿迹。长久以来,武术爱好者们一直想知道,功夫女王茅瑛身上发生了什么。
曾经与李小龙齐名的她在70年代的数十部电影中拳打脚踢,飞檐走壁,但不到十年便销声匿迹。长久以来,武术爱好者们一直想知道,功夫女王茅瑛身上发生了什么。

当香港制作人邹文怀(Raymond Chow)在一出戏中发现了她的时候,她的机会来了。尽管她通常会以机缘巧合来描绘自己的人生,但此刻她却颇为少见地沉于感情之中。“我必须感谢神明和邹文怀,”她说。

香港当时的主要制片公司是邵氏兄弟,每年会出品数十部程式化的动作片。邹文怀创办了与邵氏相抗衡、因为帮助把功夫片带到西方而受到赞誉的嘉禾,被视为亚洲电影界的革命性人物。他最初取得的重大成功包括签下李小龙——以及发掘茅瑛。

“人人都对他说,‘没人想在银幕上看到女人,’”迈尔斯说。“他回答,‘不对,我就想看到。’”邹文怀是正确的。他那时候正在寻找像李小龙一样有魅力、有才华的女演员,结果找到了茅瑛。

她主演的第一部影片是1972年的《合气道》。“我由此成了明星,”她说。“为了推介这部片子,我四处奔走。人们认识了我的脸。接着整个亚洲地区的人都认识了我的脸。”同样是在1972年,“功夫女王”和“旋风女王”成了她的绰号。

1973年和李小龙,右,一起出现在罗伯特·克劳斯指导的经典影片《龙争虎斗》,她通过扮演李小龙在劫难逃的姐姐,确立了自己在功夫片中的地位。 Warner Bros., via Photofest
1973年和李小龙,右,一起出现在罗伯特·克劳斯指导的经典影片《龙争虎斗》,她通过扮演李小龙在劫难逃的姐姐,确立了自己在功夫片中的地位。
Warner Bros., via Photofest

70年代初,她出现在一系列现如今被视为经典的功夫片里:《鬼怒川》(Angry River)、《五雷轰顶》(Thunderbolt)、《迎春阁之风波》(The Fate of Lee Khan)、《跆拳震九州》(When Taekwondo Strikes)和《中泰拳坛生死战》(The Tournament)。不到二十岁、尚未成名的成龙作为无名替身演员参演过她早期的几部片子。

“我和成龙是同时出道的,”她说。“我们学着照顾彼此。他是我的兄弟。”茅瑛在90年代中期接受采访时回忆,名声最盛的时候,她在走路回家时遭到了一个男人的袭击。对方立刻挨了她好几脚,一溜烟儿跑掉了。这件事曾登上新闻头条。

茅瑛回忆说:“短短的时间里我遇到了太多事情。”

除了在90年初客串过一些角色,茅瑛说她实际上在1983年,即儿子出生那年便息影了。当时她丈夫已经移居纽约,去创办一家建筑公司。1993年,茅瑛携子前往纽约与丈夫团聚。三年后,她在法拉盛的罗斯福大道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厅Mama King。南北和则于1997年开业。接下来是法拉盛的新美华(New Mei Hua)和贝赛德的Guo Ba Inc。

“结婚以后,”她笑道,“我必须保持低调,以便让我丈夫显出一家之主的威仪。但在电影里,我才是王者。”

茅瑛并不看重自己的明星地位,这一点从一开始似乎就很明显。“显然,成功没让茅瑛被宠坏,或者说她太过单纯,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出名,”一本功夫片杂志刊于1974年的一篇人物特写这样写道。“但有蛛丝马迹表明,她觉得所有这些功夫片有点儿单调乏味,因为她一直反复提及自己对息影以后的规划。她依然认为自己是京剧演员茅复静,依然喜爱简单的衣着。”

这篇文章以此作结:“在茅瑛起身离开时,她用双手把身上的李维斯(Levi’s)牛仔裤抚平,在烟灰缸中碾灭了最后一支席尔瓦细杆烟(Silva Thin),拿起了自己的手袋……她没有说再见。”

茅瑛在《合气道》(1972)中与敌人打斗。 Metro-Goldwyn-Mayer, via Getty Images
茅瑛在《合气道》(1972)中与敌人打斗。
Metro-Goldwyn-Mayer, via Getty Images

如果茅瑛试图斩断和过去的联系,那么她其实从来都没能完全摆脱过去。直到今天,偶尔还是会有客人认出她来,眼尖的功夫片影迷还是会在街上拦住她。
“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茅瑛说。她还记得多年前,她坐在中央公园(Central Park)里,一个男人高喊“那是茅瑛!”“他想要知道跟成龙一起工作是什么感觉,”她说。“我特别吃惊。”

迈尔斯思考过她留下的精神遗产。“她没有李小龙的那种自负,”他说。“只有成为明星他才会觉得合情合理。而她不需要这个。她遵循自己的想法离开了香港。她是一位对自己的明星地位毫不关心的先锋者。”

曾在一篇文章中把茅瑛描述为女性主义英雄的普瑞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教授梅·约瑟夫(May Joseph),如此总结她的影响:“她是一位带有激进女性主义色彩的影坛杰出人物,而当时人们甚至还不知道该怎么给这样的人归类,”她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她是功夫片界的劳伦·巴考尔(Lauren Bacall)。”

不过,关于其精神遗产的宏大说法让茅瑛有些震惊;她也没兴趣听人说起自己成了女性主义文学的主题。

“这无关性别状况,”她带着困惑的表情说道。“我只是在演我自己。我是强壮而又强大的。因此我才能在那个时代成为最重要的功夫片女演员。”

南北和是茅瑛在皇后区经营的三家餐厅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网络论坛上讨论着她的下落。“那么她的餐厅都是哪几家?”一名影迷在网上写道。“因为我想知道我和兄弟们应该避免去哪里掀翻桌椅索要保护费。”

An Rong Xu for The New York Times
An Rong Xu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南北和是茅瑛在皇后区经营的三家餐厅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网络论坛上讨论着她的下落。“那么她的餐厅都是哪几家?”一名影迷在网上写道。“因为我想知道我和兄弟们应该避免去哪里掀翻桌椅索要保护费。”

在功夫圈里流传的一个说法是,她出演《龙争虎斗》的报酬只有100美元。这个话题显然让她感到厌倦。“我更注重片子的品质,而非我赚了多少钱,”她说。“我非常传统,我不愿意为了特定的待遇去争执什么。我没太想过男权、女权的问题。”

在林肯中心举办的那个电影节的创始人之一格雷迪·亨德里克斯(Grady Hendrix),当年经历了种种波折才得以找到茅瑛。他认为茅瑛是一个更为宏大的故事的组成部分。

“她是让人感概于其遭遇的那些功夫明星之一,”亨德里克斯说。“香港的许多人才最后都到了纽约或者温哥华之类的地方。《五毒》(Five Deadly Venoms)里的一位演员曾在纽约开过一家武馆。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成龙。”

“你能感受得到,这对她来说颇为尴尬,”他补充道。

翻译:李琼


版权合作©️纽约时报中文网
(下载app请登陆app store搜寻即可)

%title插图%num

Alex Vadukul

为《纽约时报》写这个城市的一切,也是Port Magazine和Avaunt Magazine的美方编辑,另外为Opening Ceremony撰写美食专栏。出生在米兰,居住在纽约,偶像是作家Gay Tal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