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单:
《她》(Elle)- 保罗·范霍文(Paul Verhoeven)
《海上火焰》(Fuocoammare)- 吉安弗兰科·罗西(Gianfranco Rosi)
《路易十四的死亡纪事》(La Mort De Louis XIV)- 阿尔伯特·塞拉(Albert Serra)
《帕特森》(Paterson)- 吉姆·贾木许 (Jim Jarmusch)
《雪山之家》(Sieranevada)- 克利斯提·普优 (Cristi Puiu)
《毕业会考》(Baccalauréat)- 克里斯蒂安·蒙吉(Cristian Mungiu)
《夜行盛宴》(Nocturama)- 贝特朗·波尼洛(Bertrand Bonello)
《罗莎妈妈》(Ma’ Rosa)- 布里兰特·曼多萨 (Brillante Mendoza)
《封锁》(Abluka)- 埃敏·阿尔柏(Emin Alper)
《无名女孩》(La fille inconnue)- 让-皮埃尔·达内/ 吕克·达内(Jean-Pierre et Luc Dardenne)
《私人采购员》(Personal Shopper)- 奥利维耶·阿萨亚斯(Olivier Assayas)
《鼓》(Drum)- 凯万·卡瑞米(Keywan Karimi)
《将来的事》(L’avenir)- 米娅·汉森-洛夫(Mia Hansen-Løve)
《城市的最后日子》(The Last Days of the City)- 泰麦·艾-萨义德(Tamer El Saïd)
《清水里的刀子》(Knife in the Clear Water)- 王学博
《降临》(Arrival)- 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
今年转眼就要结束了。对于西方人来说,一件颇为奇观的事,则是盘点2016年度最重要的电影。诚然,每一部影片都是独特的。我们首先考察的是影片本身,其次是影片在其作者,即导演,所有作品中的位置,最终才是考察在影片主角们从影生涯中的地位。
顺着这个思路,我所选择的16部年度最佳影片,都值得单片去谈论,值得分别为其写下评论,细数它们的闪光点。当这些影片在电影节展映或是法国国内院线上映时,我几乎都写了影评。
十六部影片中,12部是出自已经小有名气或是非常有名的导演之手,可以说延续了这些导演一贯的风格。然而,我们也发现有4部影片是处女作或是第二部长片,分别是埃敏·阿尔柏、凯万·卡瑞米、泰麦·艾-萨义德和王学博。在这个片单里,有一部非常棒的纪录片——吉安弗兰科·罗西的《海上火焰》(当之无愧的柏林金熊奖),该片讨论了当代社会最紧要的问题之一——移民危机,而这个主题的纪录片近几年格外地凸显,涌现了几部极具创造力的影片,例如安娜·鲁西荣(Anna Roussillon)执导的《革命…其后》(Je suis le people,2014)、汉森·费哈尼(Hassen Ferhani)执导的《我脑海里的圆环》(Dans ma tête un rond-point,2016)、乔瑞思·拉杉斯(Joris Lachaise)执导的《疯狂之后剩下什么》(Ce qu’il reste de la folie,2014)以及安德鲁·多米尼克(Andrew Dominik)执导的《再一次体悟》(One More Time with Feeling,2016)。
从国别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针对上榜以及那些没有上榜的导演进行一些点评。首先是两部像双胞胎一样的影片——《雪山之家》和《毕业会考》,分别出自罗马尼亚新浪潮的两位先锋,克利斯提·普优和克里斯蒂安·蒙吉:这两部影片前后错开几天,出现在戛纳展映期间,共同角逐金棕榈。它们都用非常强烈的隐喻描绘了他们所生活的国家和社会,两位导演的场面调度都堪称精湛、细腻、复杂,将暴力彻底内化了。
此外,片单中的5部电影,几乎三分之一的影片都是法国电影。我并没有民族主义倾向,似乎法国很多方面都值得批判。然而,单从电影来讲,出于各种艺术的、经济的、政治上的原因,事实上法国仍然是一片滋养之地,因而很多艺术家都能有各自独特的追求,例如说贝特朗·波尼洛、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以及米娅·汉森-洛夫,在保持一贯风格的基础上,在主题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如果我的片单可以再长一些,我也会纳入阿兰·吉罗迪(Alain Guiraudie)的《保持站立》(Rester Vertical,2016)和伯努瓦·雅克(Benoît Jacquot)的《永远》(À Jamais,2016),还有两位导演非常成功的第二部长片,分别是迈克尔·艾赫(Mikhael Hers)的《夏日感悟》(Ce sentiment de l’été,2015)和帕斯卡尔·布雷顿(Pascale Breton)的《阿尔摩里克的结果》(Suite Armoricaine,2015)。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上榜的五部法国电影中,有两部出自外国导演之手,一部是荷兰导演保罗·范霍文的《她》,这部也许是2016年最棒的电影;另外一部是西班牙导演阿尔伯特·塞拉的《路易十四的死亡纪事》。这两部影片的卓越成绩尤其可以归功于两位天才的表现,伊莎贝尔·于佩尔(Isabelle Huppert)和让-皮埃尔·利奥德(Jean-Pierre Léaud)。
中东一直以来饱受战争和政治暴力的摧残,而今年的中东电影涌现了一批优秀之作,除了黎巴嫩老将刚桑·萨哈勃(Ghassan Salhab)导演的富有诗意的《失魂谷》(La Vallée,2014),其余的例如伊朗导演凯万·卡瑞米(目前处于监禁中)的第一部长片——《鼓》、埃及导演泰麦·艾-萨义德出色的处女作《城市的最后日子》、以及土耳其导演埃敏·阿尔柏的第二部长片《封锁》。这些导演的作品,摒弃了虚构和梦幻,用截然不一样的风格,直面了他们所属社会的困境和暴力。
我本想在我的片单里,再加入两位初露锋芒的年轻导演,一位已经是世界影坛上的明星——泽维尔·多兰(Xavier Dolan)(他的《只是世界尽头》(Juste la fin du monde,2016)),另一位是还待挖掘的奥利维尔·拉克谢(Oliver Laxe)(他的《含羞草》(Las Mimosas,2016))。然而,我的片单已经足够长了,尽管有些国家或者地区的电影很罕见地几乎没能上榜。首先是世界第一电影大国——印度,虽然我也有考虑到一些不错的候选影片,比如柴堂亚·汤汉(Chaitanya Tamhane)的《法庭》(Court,2014)(尽管是2014年的片子,我今年才看到)和谷万达·辛(Gurvinder Singh)的《第四方向》(La Quatrième Voie,2015);其次是电影强国俄罗斯、以及除罗马尼亚以外的东欧国家、还有连续几年多产的拉丁美洲都没能上榜。除此之外,今年美国在制作和放映领域都表现式微。除了一向标新立异、无法界定类型的大导演贾木许执导的《帕特森》,还有几部北美的电影也算有趣,都是一些颠覆类型的类型片,例如科幻电影《午夜逃亡》(Midnight Special,2016)和《降临》;融合西部片和黑色电影的《赴汤蹈火》(Hell or High Water,2016); 动画片《失常》(Anomalisa,2015);还有披着经典片外衣的《萨利机长》(Sully,2016),这次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颠覆了一般灾难片的形式。仅仅只有这些而已。
今年的亚洲电影也异常地令人失望,尽管我们也惊喜地发现了一些好作品,诸如柬埔寨导演大卫·周的处女作《钻石岛》 (Diamond Island,2016)、赵德胤的《再见瓦城》、哈萨克斯坦导演埃米尔·拜加津(Emir Baigazin)的《受伤的天使》(Жаралы періште,2016)、日本导演富田克也(Katsuya Tomita)的《曼谷之夜》(Bangkok Nites,2016);洪尚秀仍然在继续他的“邂逅”电影(《你自己与你所有》(Yourself and Yours,2016)),同为韩国导演的延尚昊(Sang-ho Yeon)拍出了一部十分有趣的僵尸片——《釜山行》(Dernier Train pour Busan,2016)。然而,只有菲律宾导演布里兰特·曼多萨(他的《罗莎妈妈》)和拉夫·迪亚兹(Lav Diaz)(他的《离开的女人》(Ang Babaeng Humayo,2016))才真正做到了令人信服。
我记得去年好几位亚洲导演都令人惊艳,诸如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河濑直美(Naomi Kawaze)、黑泽清(Kiyoshi Kurosawa)……
这样不容乐观的情况,今年的中国则更加凸显。在艺术片领域,凭借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和侯孝贤的《聂隐娘》,外加上年轻导演毕赣《路边野餐》的助阵,中国曾在2015年独占鳌头。而今年,也有可能是我没有看到其他好片,除了王学博的《清水里的刀子》,中国电影于我,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附上片单的短评:
《她》- 保罗·范霍文:
看起来是一部复仇电影,一种绝妙的对主人公内心的俯视。得益于伊莎贝尔·于佩尔的出色演技和不断在现实和幻想、克制和冲动中游走的扎实剧作,这位荷兰导演制作了他从影生涯中也许是完成度最高的一部电影。不管怎样,这是他在美国清教主义氛围下,不可能完成的事。令人惊讶的是,这部影片遭到了许多女权主义者的抨击,但事实上,影片中的女性角色不仅坚强且还富有活力(尽管她们遭遇了悲剧性的事件),而男性角色却平庸无力。
《海上火焰》- 吉安弗兰科·罗西:
影片在意大利兰佩杜萨岛拍摄,岛上涌入了一群饱受战争和苦难折磨的非洲和中东难民。曾凭借《罗马环城公路》(Sacro GRA,2013)揽得威尼斯金狮奖的伟大纪录片导演罗西,此次将他长期的观察结果(他在当地呆了一年多)、他对于灾难事件(许多难民在海上去世了)种种元素的超强梳理能力以及那些收留难民的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
《路易十四的死亡纪事》- 阿尔伯特·塞拉:
故事基本发生在垂死国王的床头。单调的电影,配上让-皮埃尔·利奥德精湛的演技,却造就了一部矛盾般生动的电影。华美的画面、复杂多变的矛盾冲突,都凝结在垂危的国王身上。他踟蹰在疾病的痛楚和对死亡的恐惧之间,在应尽的责任和对王位的贪恋之间,最终跌入了炫目的深渊——而在其间,却处处可见幽默的痕迹。
《帕特森》- 吉姆·贾木许:
简单地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对没有故事的小情侣的故事,一个中规中矩的雇员的故事,一个和其他城市没有区别的城市的故事。然而,这是一部讨喜的电影,因为两种魔力被紧紧地缠绕在一起,那是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的都市诗歌和导演贾木许轻盈电影的结合。
《雪山之家》- 克利斯提·普优 (Cristi Puiu)&《毕业会考》-克里斯蒂安·蒙吉:
是两部描述家庭存亡时刻的电影。前者遭遇了父亲的离世,后者则是女儿在遇袭后,仍然得参加将决定她未来命运的考试。在这两部影片中,个体的情况被放大至整个社会的悲喜剧,涌动着自私自利、腐败以及对未来的失信。两位导演的场面调度显得格外的巧妙,打开了多样的感官和情绪体验。
《夜行盛宴》- 贝特朗·波尼洛:
影片灵感来自于近年欧洲各大城市遭受的悲剧性恐怖袭击事件,以此来反思所谓虚无的感召和暴力的过渡。没有解释事件动机,而是通过巴黎街头迷人的“编舞”(译者注:反抗分子白天在巴黎各大标志性地点放置炸弹)和类似“禁闭”(译者注:小说《禁闭》(Huis clos)是萨特著名的哲理剧代表作,“他人即地狱”就是出自这部戏剧。在幻想中的地狱里一间有门无窗的密室,有三个生命终结但灵魂不死的角色置于其中,探讨他人的存在与“我”的存在之间的关系)的奢侈品商场里地狱般的螺旋,建构了一个混乱、暴力的寓言故事,而这个故事出自于一位优雅的导演。
《罗莎妈妈》- 布里兰特·曼多萨:
再一次显示了这位菲律宾导演的天才之处。糅合了剧情片一贯的政治利害、社会和道德关系,这部纪录片展现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贫民窟的拥挤生活。尽管在新总统上台之前拍摄完成,影片仍然非常契合当时的形势。
《封锁》- 埃敏·阿尔柏:
影片在土耳其政治暴力不断升级的现实寓言(恐怖主义和政治压迫互相刺激)和色彩斑斓的虚幻噩梦中自如切换。演员的强势演绎契合了影片的复杂性,也给扼杀自由的沉闷氛围带来一丝喘息。
《无名女孩》- 让-皮埃尔·达内/ 吕克·达内:
相比于两位比利时电影大师之前的作品,这部影片对于道德的思索走得更远。为了确定那个死去女孩的身份(因忽视了她的敲门而间接导致其去世),年轻女医生固执的寻找,是一次直抵人心的人性拷问,而这一切有赖于导演严谨的场面调度和阿黛拉·哈内尔(Adèle Haenel)出色的表现。
《私人采购员》- 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构建了一个年轻女孩的梦幻故事,不断穿梭在生者和死者、现实和虚拟、顶级奢侈品的抽象世界和日常生活之中。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Kristen Stewart)用克制的方式演绎了“灵媒”,同时也是一位激情洋溢的艺术家的化身。
《鼓》- 凯万·卡瑞米:
这位伊朗导演的处女作给伊朗电影带来了全新的格调,是谜一般的、阴郁的、同时也是华丽的。卡瑞米的作品可以看成是对卡夫卡(Frantz Kafka)小说的某种回应。影片中的造型元素令人想起了茂瑙(Murnau)和贝拉·塔尔(Bela Tarr),最终归结为某种震撼的政治寓言。
《将来的事》- 米娅·汉森-洛夫:
当一位五十多岁妇女的生活彻底崩塌,她用敏锐和非凡的能量重新开始生活。伊莎贝尔·于佩尔生动演绎了这位将才智、情感和生命的气息充分调动的高中女教师。
《城市的最后日子》- 泰麦·艾-萨义德:
是一部令人惊叹的处女作。影片拍摄于民众推翻穆巴拉克(Moubarak, 埃及前总统)之前。萨义德用细腻、焦虑、忧愁的方式见证了一个男人和一个时代的结束,并用别出心裁的方式预见了革命的到来。如今回望过去,革命已然发生,然而也终究失败了。
《清水里的刀子》- 王学博:
也是处女作。在一个电影中不常展现的地区,中国西部的穆斯林地域,悲剧降临在一个十分贫穷的农民家庭,转而变成了一个可以触及所有人的震撼又残酷的故事。导演的画面感和节奏感十分出色。
《降临》- 丹尼斯·维伦纽瓦:
讲述了一个同外星人相遇的故事,套路经典,但事实上却完全不一样。影片突出了奇观化的内心表达(多处画面夺人眼球),慢慢地变成了一首时间的诗歌,也许其真正的灵感来自于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的科幻片——《堤》(La jetée, 1962)。
以上是我今年的一点观影感受,期待明年的电影。
祝愿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