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80 库布里克的洛、丽、塔

“这个理想世界看起来如此之美,值得占有,但它也注定要溃灭。”

%title插图%num
导演库布里克和主演在拍摄现场|来自网络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第180天


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片名:洛丽塔 Lolita (1962),库布里克
香港,友人家

因为陪太太办事而前往香港两天,坐上飞机,才发现自己没有带手机,瞬间感到有些懵。转念一想,好像也自由了很多。为了明天发微信公众号,得借太太的手机用上十分钟,顺便回一回必要的留言。应验前两天写到至今没有微信的赛人老师的话——发呆和无聊的时光顿时多了出来。

在香港借助友人在铜锣湾的家中,重温了库布里克的《洛丽塔》。其实库氏的版本,把“恋童癖”的元素几乎忽略了。完全可以把休·莱昂(Sue Lyons)扮演的洛丽塔看成一个具有诱惑力的少女。看多少遍,她还是那样让人目不转睛。正好没有杂事骚扰,心无旁骛得看了两个多小时。

我最先认识的洛丽塔,不是休·莱昂,而是多米尼克•斯温,在亚德里安·林恩的1997年电影版中(通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我和很多人一样,拿它当软色情片看。同样是小洛丽塔在花园里出场,林恩就显示了拍情色场景的能力。当洛丽塔趴在草地上时,两根浇花园的洒水器旋转着互相缠绕,性意味极其浓厚,而整个场景被渲染得湿漉漉的,也是色情电影中的典型场景。软色情文学和电影都有一个特征,就是采用一种较为廉价但大众都能接受的道德观,林恩版《洛丽塔》正是如此。而库布里克拍的花园一场戏,干净利落、摄人心魂,同样是拍官能刺激,库氏要高级得多。

%title插图%num
《洛丽塔》(1962)

《洛丽塔》的故事早已众所周知了:一位来自欧洲的中年男子亨伯特·亨伯特,因为少年时与14岁少女安娜贝儿发生了恋情,在她早逝之后亨伯特就开始着迷于“小仙女”(9到14岁的小女孩)。当他见到女房东夏洛特·黑兹的12岁女儿洛丽塔时,不可自拔地想要亲近她,为此他先成为黑兹家的房客,然后娶了夏洛特为妻。当这位女房东发现亨伯特的秘密后,狂怒中跑到街上被汽车撞死。亨伯特作为继父从夏令营接走了洛丽塔,开始环游美国。亨伯特用零用钱、漂亮衣物来控制洛丽塔,而洛丽塔用她的引诱和谎言虚与委蛇,最终在旅行途中跟着一个叫奎尔蒂的男人走了。数年后,亨伯特找到了已经嫁作人妇并且怀孕的洛丽塔,继而找到奎尔蒂,枪杀了他。

评论家称小说作者纳博科夫透过欧洲移民亨伯特教授,“更逼真地创造了美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这种逼真并非社会学意义上的,更多的是一种被揶揄的文化景致。《洛丽塔》的文本中充满了大量的戏仿,引用和模拟(甚至嘲讽)许多作家和诗人。这部小说中的人名与地名也都像谜语一样充满含义,犹如文字游戏。以此,纳博科夫强调这部小说的虚构性:“亨伯特这个角色是我创造出来的。他一直有偏执的怪癖。事实上,我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有某种程度的偏执,但他们跟日常生活中的人并没有产生一对一的等号关系。由于我写完了小说,这些人物才存在。在撰写《洛丽塔》时,我经常看到报章杂志上的报导;有些中年绅士追求小女孩。这并不是说我受这些报导的影响,我只能说这是一种巧合罢了。”这种虚构性摆脱了传统小说中的道德含义。

但是小说的内容仍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库布里克在拍摄这部小说时,为了避免审查方面的麻烦,把洛丽塔的年龄从12岁调整了14岁,由看上去并不那么稚嫩的休·莱昂扮演。另一方面,库布里克将拍摄地选为英国(从此,没有再回美国制作影片)。库布里克的大多作品都是有小说改编而来,可以这么说,包括史蒂芬·金的《闪灵》、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子》这样的名作,也因为库布里克的改编电影而提升了名望——但是,唯有《洛丽塔》不是。《洛丽塔》的小说文本太强大了,评论家刘铮(乔纳森)曾经写过一篇名为《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的文章,论述电影与小说的关系,他的论断是很明智的:“《洛丽塔》并没有被电影汲尽,甚至永远也不可能被汲尽。在那绠短难及的井底,静静躺卧着小说的语气。”

%title插图%num
《洛丽塔》(1962)

库布里克的电影《洛丽塔》,是邀请纳博科夫写的。纳博科夫用掉了一千多张卡片,写出了长达400页的剧本,剧本将每个镜头都详细地写了出来,包括场景转换、剪接方式、以及画外音。库布里克说要全拍出来起码7个钟头。在纳博科夫的剧本中不仅有那家名为“着魔的猎人”的旅店里的重要场景,而且也包括了小说手稿中的一些被销毁的材料。在看到影片时,他表示“库布里克是一个了不起的导演……这是一部由几个极为出色的演员主演的一流影片,影片只采用了我的剧本的一些不完整的零星片段。”在出版自己的剧本时,纳博科夫写了前言,指出“最初看到影片的反应既有恼怒、失望,也有勉强感到的愉快。我觉得不少与正题无关的创意构思(比如恐怖的来回推搡或浴缸里狂热地痛饮威士忌)十分适当可喜,而另一些创意构思(比如塌陷的行军床或莱昂小姐精致睡衣的饰边)则令人讨厌。”(《洛丽塔:电影剧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当然,纳博科夫十分清楚——“对原作的无限忠实可能是作者的理想,但结果却会造成一个制片人身败名裂。”库布里克这样强悍的导演,也绝对不会为了什么“忠于原著”,而放弃自己的风格。他大刀阔斧地将小说中属于亨伯特·亨伯特的“夸饰矫揉”的自述(刘铮语),改为线条清晰有力的戏剧性场景。如果你打开纳博科夫的剧本,会发现前三分之一在电影中看不见了(难怪这位小说家说“影片只采用了我的剧本的一些不完整的零星片段”)。影片删除了亨伯特·亨伯特幼年时与安娜贝尔的前史,删除了他对其他“小仙女”的迷恋,删除了许多纳博科夫诗意的场景……这么说吧,在一个倒叙前的开场——亨伯特枪杀奎尔蒂——之后,影片直接进入了亨伯特来看夏洛特·黑兹的房子,并遇到在花园里晒太阳的洛丽塔。

关于那个倒叙前的开场,我想当年纳博科夫看到电影时就会有点酸意了,因为库布里克完全重写了那个场景,加入了大量亨伯特和奎尔蒂的对白。而奎尔蒂的形象显然在这场戏中得到了强化。在之后的影片中,他几乎无所不在,而在小说中他更像一个幽灵,只出没一两次。按照洛丽塔的台词来说——“你遇到的每个人,他们都是奎尔蒂”。如果你去读这部小说,你将永远不会忘记奎尔蒂出现在“着魔的猎人”旅店里的场景,他在黑暗中,坐在有柱子的门廊上的一把椅子上。这个人突然向带着洛丽塔旅行的亨伯特发问:

——“你究竟是打哪儿把她弄来的?”
——“对不起,你说什么?”
——“我是说:天气就是转晴了。”
——“看上去是的。”
——“那小妞是谁?”
……

短短几句对白,令人心惊胆颤。纳博科夫在剧本中保留了这一场景。但库布里克让奎尔蒂伪装成一个警察,神经质地对亨伯特长久地盘问,讨论“普通人”的问题。加上之后“塌陷的行军床”的喜剧片段,冲淡了“着魔的猎人”旅店的场景对于亨伯特的重要性。——对库布里克来说,它的功能是一致的:强化了奎尔蒂的形象,天才的,恶魔式的。

著名的影评人宝琳·凯尔认为奎尔蒂是亨伯特“偏执的另一面”。凯尔的分析是:奎尔蒂追逐着亨伯特(原著中并没有这一情节),而亨伯特追逐着一种疯狂。奎尔蒂这个角色是一个既有表演天赋而没有丝毫同情心的人。在库布里克的电影开场和结尾,亨伯特枪击躲在维多利亚女孩画像后面,砰砰的枪响过后,画像上留下一个难看刺眼的枪眼——一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悲剧。

%title插图%num
《洛丽塔》(1962)

在电影《洛丽塔》中詹姆斯·梅森扮演的亨伯特虽然也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但电影中自己的世界远不是那么精致,而是完全的狼狈和充满嘲讽意味,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挣扎着想要拼命挽留不属于自己世界的小爱人的——可怜的男人形象。我们见识了他所有的不堪。库布里克说:“我发现罪犯和艺术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不喜欢生活本来的样子。任何悲剧都是和实施本来的样子相冲突的东西。”

林恩的版本用影像交待了亨伯特为何会迷恋未成年少女的缘由,这一段落确实来自原著,而库布里克并不交待这些,仿佛亨伯特本人更像一个见到洛丽塔就起了邪念的人。很多人据此认为林恩的版本更“忠于原著”。在纳博科夫所写的剧本里,确实也构思了几场少年亨伯特和小恋人安娜贝尔的“启蒙约会”,以及不时闪现亨伯特对其她“小仙女”的欲念。林恩的场景为亨伯特的“罪行”指向一个“心理学范畴”,并且让观众有了为这位主人公开脱的“移情作用”。纳博科夫的原著和原剧本尽管同样打着“心理学案例”的旗号,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一个幌子。库布里克毫不犹豫地撇开了这个幌子,直接用嘲笑的口吻去谈论了道德与欲望,同时告诉我们是道德和欲望之间的虚伪,将这个世界变得扭曲。

像洛丽塔这么重要的选角直接关乎《洛丽塔》电影版的诉求与成败。纳博科夫回忆说,库布里克给他看了休·莱昂(Sue Lyons)的照片——一个十四五岁的娴静的小仙女,库布里克说“很容易让她在出演时显得更加幼小和邋遢。”据说在库布里克选角时,有无数未成年女孩的美国母亲给他写信,自荐女儿。对于休·莱昂,他认为:“她天生就是当演员的材料,另外,还有水上芭蕾演员的身材。”她在影片当中确实美得摄人心魂,金发碧眼,很像是一位即将成为希区柯克电影主角的女郎。重要的是,休·莱昂的气质并不幼稚轻浮,而是成为影片风格的一部分,甚至有一些黑色电影里“蛇蝎女郎”的气质(当然仍然没有充分表现出原著的邪恶与病态)。而林恩版本的洛丽塔除了妖娆甜美,少了一些令人难以捉摸的个性,尽管她的样貌似乎更符合洛丽塔幼小的形象,但给人的印象没有黑白色的休·莱昂深刻。

我同意美国评论家诺曼·卡根谈到库布里克的《洛丽塔》时说的,在电影里“人人都存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亨伯特也好、奎尔蒂也好、夏洛特也好,都希望有一个想象中的世界,自己只要活在这个世界里就好,不要面对其它的烦恼——包括最大的烦恼:道德。这个理想世界看起来如此之美,值得占有,但它也注定要溃灭。

卫西谛

电影文化工作者,专栏作家,影评人。先后在《看电影》、《纽约时报中文网》、《生活月刊》等数十家刊物撰写专栏。历任多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独立影像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奖项的选片与评委。第49届金马奖评审。出版有十部电影书籍。2015年,独立出版个人摄影集《Way Away:66号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