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es 2014·译】《送乡人》评论

文内图_副本

作者:彼得·拉布扎(Peter Labuza)
来源:http://thefilmstage.com/reviews/cannes-review-the-homesman/
译者:深黑的蓝
校对:JaysterPan

汤米·李·琼斯继《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The 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后再执导筒,在这部《送乡人》里,希拉里·斯万克的走路姿势总显得有些别扭,可能是因为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中叶的内布拉斯加,而她穿起那个年代的戏服并不习惯。但她许多其他动作也都很生硬,好像她只是在模仿却没有真正进入角色。这恰恰是汤米·李·琼斯这部矫揉造作又令人失望的西部片的写照。人们必然要拿它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的作品相比较,虽然琼斯这部关于西部女人的故事也包含诸多常见的西部片元素,却缺乏后者作品中蕴含的那种内在意义。

《送乡人》的剧本由琼斯和基兰·菲茨杰拉德(Kierran Fitzgerald)根据格兰登·斯沃索特(Glendon Swarthout)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这原本是个与威廉·韦尔曼(William Wellman)的杰作《娘子军西征》(Westward the Women)类似的女性西部片,但最终剧本省略了这点而更加接近传统类型。斯万克饰演的老处女玛丽·比·卡蒂拥有一个富庶的农场,她被日常劳作所累,极度渴望找个丈夫,但她看中的不是男人的浪漫而其是有力的经济支持。镇上三个女人因为各自孩子夭折加上被丈夫粗暴对待,精神崩溃,必须回到东部的爱荷华。卡蒂卷了进来,自愿护送她们归乡。后来,她又凑巧从绞绳下解救了无耻酒鬼乔治·布里格斯(琼斯饰),遂雇佣其为保镖,众人踏上了危险旅程。

《送乡人》里有许多动作场面——马、枪、印第安人,以及所有其他可以预见的东西——但是电影把内在细节全忽略了。他们的旅途充斥着各种突兀的事件,却又没说清这种人物关系(类似二人行喜剧)为何如此发展。琼斯也许抓住了时代的细节比如许多镜头直接模仿了《不可饶恕》(Unforgiven)和《搜索者》(The searchers),但在挖掘角色的心理动机方面相当欠缺。

而伊斯特伍德(Eastwood)这一点一直做得相当出色,《廊桥遗梦》(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和《百万美元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都是绝佳代表。 琼斯和伊斯特伍德的镜头和剪辑都体现了他们对好莱坞经典的传承。但琼斯甚少利用这些素材来丰富角色,也不遵循心理逻辑。剧情笨拙地在悲(孩子夭折、被强奸)、喜(搞怪喜剧)之间跳来跳去, 好像对各个场景应该营造的情绪完全无所谓。人物一路走来没有变化(只有受伤的三个女人看上去略有成长)。对于卡蒂在片中两个重要的举动,我们几乎无法理解为何它们能推动琼斯扮演的布里格斯发生某种转变,并将剧情引向合理的结局。

但这结局又是怎样的呢?《送乡人》最后一幕试图重弹西部文明VS东部野蛮的老调。略显诧异的是,人物一路向东,而非相反,而这最后一幕给人感觉是从另外一部片子里搬过来的。琼斯像是从一打伟大的西部片里东拼西凑出一部电影——带点资本主义批判,带点老男人变身父亲的戏码,且至少通过画面提了一下奴隶制——罗德里格·普列托(Rodrigo Prieto)的摄影美不胜收却跟剧情没什么关联。如果琼斯想成为这个垂死片种的大导,就不能只寄希望于模仿大师之作。他必须挖掘自己镜头下每一幅画面的涵义。

(编辑:吕萍)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