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世界里,美是一种货币,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货币购买,奥斯特伦德的电影所质疑的正是所有货币的模棱两可和不堪一击。
标签: #Palme d’Or
在这部电影里,违反常识的情节并非猎奇或反向加强对秩序的渴望,《钛》重新演绎、解读经典元素的努力,指出的是既有知识与认知模式的尽头,也是尚未被看见与想像的新的开端。
影片最终结束在原谅与弥补的不可寻得,城里的那条隧道,依旧分割着两个充斥着阶级差异的贫富世界。
这次的上海电影节又把今村的《楢山节考》看了一遍,再一次感受他那种“草疯长”的力气。
依旧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新作里放大到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对人物关系的精准刻画,面部表情的微妙捕捉,充满喜感。
电影可以用一种更为批评性的方式警醒我们去反思那些常规习俗和之前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仅有众多“布莱克”们,还有很多“China”,一个在体制下相信、遵从体制而无助,一个灵活把握生存现状而能找到别样的出路,他们不只在英国、法国,也在我们身边。
请留意片名中的第一个字,“我”。它好似行政信息表的开头(“我,署名人…”),点明了一个特殊个体的存在,在整套制度下他们有一个特定的名字。
也许我们的意识本体一直都存在,偶尔会浮到物质世界的表面上来。如果我们察觉到这一点,现实时间和空间里的生活会受到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