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了不起的盖茨比》:牛津人不穿粉外套

THE GREAT GATSBY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所以只看在“没有功劳有苦劳”的份上给了个及格分。态度如此,若此片颇得您的意思,那就不要往下看了吧,没必要惹得不高兴。

在我看来,这片在根上就有问题——压根就不该找巴兹•鲁赫曼导,更不应该拍成3D。

巴兹•鲁赫曼之前是以混搭绚丽的视觉效果和歌舞而著称的。这种气质拍盖茨比的表面浮华或许还成,但对于浮华之下的郁结和所处时代的糜烂入骨,真的合适么?于是我们看到的盖茨比,果真只落了张皮:花花绿绿的外壳,跟复活节的蛋似的,里头呢?空空的。而且,鲁兹曼拍拍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巴黎红磨坊还说得过去——往上添凑亮色调且富有色情意味的花纹和符号便是,他掌控下的爵士乐时代,真是力不从心。盖茨比家的豪华晚宴,再配上“绝妙”的音乐,这是新英格兰上流社会的狂欢,还是迈阿密毒贩们的海天盛宴?这身粉外套一披,任鲁兹曼怎么打理,也不会有人“想站起来拍拍他的肩膀”。所以有人说他拍出来的是一部美国版“小时代”,还真不过分。让他表现浮华,自己先浮华了。

至于3D,我本身对其印象就不好——除非有足够的自信能够利用技术个性营造出前所未见的视效体验,不然就是骗钱。公平地讲,这部电影的3D用得没那么糟糕,没有刻意炫3D的朝观众扔东西、炫景深的场景,而且3D跟鲁兹曼的视觉风格还是比较贴合的。只是技术没能在释放电影内涵时产生任何作用,而沦为上文所述“浮华”的注解,并推动影片在造型秀的不归路上渐行渐远。

在这种前提下拍成的作品,你说还能对其有怎样期待?得得,咱们不能因为刻板印象就直接废了片子,还是就片论片吧。

很多人说这片忠实原著,理由是不仅情节还原度高,而且保留了原著的第三人称卡罗维视角,还大段在旁边中上原著原文。如果非要说这就是忠实的话,那李少红的《红楼梦》也很忠实原著的,你同意吗?电影和文学是两种不同载体,这种生搬硬拽不叫忠实,显现出来的只能是主创的懒惰和无能。原著里卡罗维的很多小心思小想法是很精彩,但精彩是精彩在文字上的。如果电影想将这些精华移植过来,你呈现出画面给人看哪!光在画外音里冷冷地道白这算个什么?广播剧么?

更成问题的是:这种表层的忠实挡不住骨子里的不忠实。不忠实在何处?人物塑造。给汤姆和黛西洗白咱就不说了,最受不了的是盖茨比。39岁的小李把32岁的盖茨比演成了19岁的杰克,把杰伊换成个“永琪”、“尔康”什么的,上琼瑶剧都绰绰有余。盖茨比在卡罗维家见黛西一场观众们笑得很开心。单从喜剧效果的设计看还可以,但明显做过头了。刹那间,大步向前的歪脖小李跑错了片场,前面苦心营造的神秘和克制全散了,后面想收也收不回来。其他场次也有一样的毛病,盖茨比的坚忍和默默用心被流于浅表的冲动所替代。这一出时代悲剧也沦为小男人堕于儿女情长的八点档。所以不怪观众们看完后纳闷:这个“了不起”是在讽刺盖茨比吗?

不过,浅则浅矣,虽然配不上那个浮华、空虚、浪荡但又充满活力和进取心的爵士乐时代,这部盖茨比倒是很神奇地跟中国当下契合——多典型的“屌丝逆袭女神未果”的时代篇章!从这个角度讲,鲁兹曼也算歪打正着了。

(编辑:阿圆)

悉尼卡通

影视剧编剧、影评人, 曾为《二十一世纪》、《外滩画报》、《书城》、《光明日报》等媒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