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话剧唇”对不对“电影嘴”?

《开心麻花》剧照|来自网络
《开心麻花》剧照|来自网络

开心麻花又来了,可这一次并不让人“开心”,不是因为这一次是“悲剧”,也不是因为没有找到“滑板鞋”,而是在从话剧跳到电影的时候,力气太大跳过了界,或者力气太小没跳过去,反正“过犹不及”。

现在看起来电影不像电影,话剧不像话剧,总之《驴得水》驴唇不对马嘴。为了清晰一点表达,还是像题目说得那样,是“话剧唇”不对“电影嘴”。

五月天曾有两部3D演唱会电影《追梦》和《诺亚方舟》分别在2011年、2013年上映,歌迷带上3D眼镜,跟着节奏嗨起来,制造了“第二现场”。

电影《驴得水》没有,失去了话剧的现场氛围,又没有观众互动,让这部电影减色不少。当然如果有人觉得花电影票的钱,看了一场话剧暗自庆幸,但我想告诉你不过是租了一张一次性DVD罢了。

这样的说法跟电影本身无关,只是不想站到话剧改编的电影比电影高一节的一队去,这种等级二元论的想法早该扔掉了。

苏珊·朗格说,戏剧是“虚幻的未来”——舞台布景是造型幻象,背景音乐是时间幻象,戏剧工作者为着“创造命运的象征”而工作,在对命运的分析中,在对死亡的种种揣测中,人们用复活、轮回和超升种种的托词来安慰自己,却总是逃脱不了必死的命运。人们寻求种种刺激和紧张的经历,甚至在舞台上重现这样的冒险活动,已经是把命运看做是前定的未来。

电影是“虚幻的现在”,她从梦境说起,认为梦境最值得注意的外在特征就是做梦的人总是居于梦境的中心,梦也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变态反映,但是无论如何变化,都是以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发生的,电影也是如此,是一个统一、变化、连续发展的幻象,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

话剧从来不比电影高尚,话剧演员也未必就比电影演员专业,“术业有专攻”,各自的“业”是否守得住才是问题的关键。电影《驴得水》讽刺可以很过瘾,但不过是骂了该骂的,不能骂的一句都没多说。

教育体制改革、反腐败这些话题都是同一个风向的,至于人性善恶的探讨说露骨也好,深刻也罢,电影里转变得都有些生硬,甚至分裂。

台词可以黄段子、重口味,尤其在张一曼的口中说出时,一个崭新的五四新时代女性形象勾勒出来了,这是这部影片最重要的贡献。她喊出了一个女性除了解放自己的脚之外,还要“睡服一个男人”的革命般的宣言。

这个和英雄人物“赵一曼”差点同名的人物,来自池莉的小说《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导演也曾阐述灵感来自于此),裴魁山在铜匠和特派员的命令下辱骂张一曼的时候,“声名狼藉”一词就贴切了。

2001年,池莉发表了这部描写知青的小说,故事没塑造循规蹈矩、事事争先的优秀知青或英雄,而是饱满地彰显了一个大胆叛逆、反抗主流的另类知青形象。豆芽菜以一系列叛逆、出格、惊世骇俗的举动完成了“声名狼藉”的成长过程。池莉没有谴责文革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更无意于怀念那一场轰轰烈烈的知青运动,只是写了一个年轻的个体生命在那个时代环境下的个体经验,打破、解构了新时期文学形成的关于知青题材的理解和叙述。

《驴得水》的野心不止于此,除了塑造一个“声名狼藉”的女性外,还要通过让这个女性疯掉、自杀来抨击那个或这个“人吃人”的“狂人”社会。而这个狂人已经被鲁迅先生冠以“国民性”鞭尸百遍了,先生不朽,恰是因为他描写的悲哀不朽。

故事中的四位老师还在“三民小学”开“民国三十一年上半学期期末总结大会”,致力于解救农村人民于“贪、愚、弱、私”,特派员的贪、铜匠的愚、裴魁山的私、校长的弱,最后都成了“恶”。这明显是贴好了标签的人物,和吴亦凡的酷、李易峰的帅、杨洋的鲜、鹿晗的嫩是一个套路,当然本质在于后四位完全没有表演,只是在做自己。

“如果你看过电影觉得很难受,那不是电影有问题,是社会出现了问题。”

这是导演在回复观众关于“为什么把中国人写得那么坏,尤其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角色”时的回复。

这是一个不可以被容忍的艺术创作问答,“现实就是那个样子”“这是真实的历史”——然而,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是不同的,不能把影片给人带来的不适抛给社会现实。

观众之所以难受,难以接受,是因为人物行为动作不合理,情节事件不足以支撑。

在话剧上演的时候,就有人指出戏里每个人物的转变发生得太迅速,像化学反应一样,并不符合生活常理。

导演周申的解释是:“这个戏并不是发生在真实的时间流程里,四个人物有一定的符号性,他们的转变也带有象征性。真实生活中,这样的转变或许需要两周、两个月、两年,我们让它在舞台上一瞬间就完成了,但是转变本身是不脱离人物逻辑的。”

这样的问题在剧场里是可以被接受的,然而在影院就很难了。

戏剧的空间和电影的空间完全不同:戏剧是假定性的,电影是记录性的,话剧是一次性的艺术,而电影是可以反复加工的。

话剧改编成电影,最需要解决的是泛焦和定焦的关系,舞台场面调度和剪辑蒙太奇毕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创作、故事讲述的方式,所以舞台上的时空和人物照搬到片场就会出现问题。

观看电影《驴得水》时,你会发现很多场景,明显是话剧换幕时的台词。舞台上演员停住,剧场里灯渐灭时——观众这时候是要鼓掌的,而这种现场感,是VR、3D、4K、120帧都无法取代的。

石文学

任职于北京电影学院。喜文艺,不拒商业;爱经典,也拥二次元;参与电影节展,也写写剧本;有故事,也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