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12 年 5 月

%title缩略图

【译】电影哲学中的伦理学(二):德勒兹

德勒兹思想的艰深之处部分是与他选择去忽视或绕开怀疑论的困境有关。在他生涯中,德勒兹始终如一地转向那些认为思考的主体和世界之间的划分在本体论上是不相干的哲学家们,因此他恢复了一种从笛卡尔(Descartes)导向巴鲁•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和弗里德里希•尼采直至昂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别样的思考之路径。

0 Shares
%title缩略图

【Cannes 2012】《好戏还在后头》:戏剧与电影最完美的融合

《好戏还在后头》跟它霸气的片名一样,从里到外发散着阿伦·雷乃电影的强势风格。影片结构极其复杂,每句台词都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咀嚼,导演对画面剪辑、时空建构独特而成熟的掌控趋臻大乘。即使在这次重量级导演齐聚的盛会上,阿伦·雷乃仍是这些大师中的大师。

0 Shares

专访Xavier DOLAN:用电影发泄愤怒

哈维尔·多兰年纪很小,却有着比实际年龄成熟很多的自信和处世。采访中,他会很认真的看着你,倾听问话。甚至提问还没有结束,反应极为灵敏的他已经领会到要点,开始回答。语速飞快,他的回答没有绕弯,直接了当,这让他表现出与年纪毫不相符的成熟露出了破绽。不会使用外交辞令,不会模棱两可,也许哈维尔·多兰天性如此,又也许是始终一帆风顺的他还没有被世俗和挫折抹掉棱角,变得圆滑。

0 Shares
%title缩略图

【译】电影哲学中的伦理学(一):卡维尔

有两个原则性的概念可以将卡维尔所写的电影与哲学的联系起来。它们就是,分离的理念总是少于对同一个伦理学问题的重复,后者导致彼此之间的或多或少的时序性。这些跟任何严肃的卡维尔作品很贴近,这就是怀疑论与道德至善论的哲学冲突。

0 Shares

【Cannes 2012】《天使的一份》:肯·罗奇地道的喜剧片

肯·罗奇这位以敏锐、抨击时弊著称的“新现实主义大师”甚少有喜剧作品,然而《天使的一份》却是地道的喜剧片,除了不可避免的几处黑色描写,全片笑料频出,充满阳光的味道和积极的希望。即使是喜剧,肯·罗奇仍然保持了自己的风格的坚持,且对此种类型驾驭游刃有余。

0 Shares

【Cannes 2012】专访《狩猎》男主角Mads Mikkelsen

丹麦电影《猎杀》19日在第65届戛纳电影节上映,场刊《展映》的影评人评分组给它亮出2.8分,男主角麦德斯·米科尔森也被视作竞争影帝之位的黑马。不过本人大笑道:“有人说你有得奖相,可能确实是因为有那么几个闪光点,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这部电影是动人的。”

0 Shares

【Cannes 2012】《如沐爱河》:阿巴斯的小品练习

风雨交加也没阻得住记者对阿巴斯的期待,结果雨中排队一个小时,《如沐爱河》却有些失望。与《樱桃的滋味》这些作品相比,《如沐爱河》虽然依旧保持阿巴斯的风格,它更像阿巴斯的一个随手小练习作品,差是差不到哪儿去,但就是没有正经创作时作品显现出来的气质和余味。

0 Shares
%title缩略图

【Cannes 2012】专访意大利导演Matteo GARRONE

导演马蒂欧·加洛尼在戛纳成功后的生活到底有怎样的改变,创作态度又经历了如何的演变?他为何选放弃正规演员选取监狱囚房担任影片主演?对于意大利媒体报道他出钱付给黑社会来完成拍片的指责,他如何回应?一个个疑问,都在导演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得到解答。

0 Shares

【Cannes 2012】《在外国》:简单有趣小清新

《在外国》是韩国导演洪尚秀第三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作品,依然秉承了《夏夏夏》的风格,用“戏中戏”手法讲述了一个和母亲逃债到海边渔村的电影系学生的故事,手法不能算新颖,但在洪尚秀的镜头下,直白简化的过程反而使影片留出更多的空间用来发挥想象力。

0 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