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导演马克·费杜斯专访

%title插图%num
马克·费杜斯(Marc Fitoussi)|来自网络

前言
马克·费杜斯(Marc Fitoussi)在中国完全不算是有名的法国导演,仅有的一些名气也是因为多次和伊莎贝尔·于佩尔和桑德琳娜·基贝兰这样的女神合作。

在香港这样一个讲求“秩序”、“咖位”的地方,我和马克·费杜斯的采访安排在了早晨九点半,在传媒中心,而不是通常安排的洲际酒店。就这样,马克一身破旧的T恤,来到了采访地点。他看起来心情很好,我们从女演员聊到了他的类型限制,再从他喜欢的法国导演聊到了他所了解的亚洲导演,到最后越聊越欢,我发现马克是一个八卦型的导演……


%title插图%num
《妈妈错了》(Maman a tort,2016)|来自网络

迷影网:您在之前的作品中与伊莎贝尔·于佩尔(Isabelle Huppert)、桑德琳娜·基贝兰(Sandrine Kiberlain)这两位女演员合作无间,而且在最新的电影《妈妈错了》(Maman a tort,2016)中,又与非常年轻的小演员珍妮·嘉丝(Jeanne Jestin)合作,这样看来,您好像特别倚重女演员?

马克:的确是的。因为这是我第五部电影,其中有些现象就会重复出现,然后慢慢好像就形成了我的风格。确实我现在习惯拍摄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可能是因为我觉得以女性为主角的话,电影的想象空间更大,总之,我在写剧本的时候,浮想联翩,不拘一格。而以男性为主角,就会变得更加审慎节制,有所顾忌。也确实我会和演员们合作很多次,和伊莎贝尔·于佩尔合作两次,和桑德琳娜·基贝兰也合作两次。而且,我需要的女性角色,其行为方式要像个青少年一样,比如伊莎贝尔·于佩尔在《科帕卡巴纳》(Copacabana,2010)中饰演的母亲,完全就像个小孩一样,好像比她的女儿还小,还不成熟;同样,桑德琳娜在 《宝莲侦探》(Pauline Détective,2012)中饰演一个侦探,在一家酒店里做调查,其行为也是非常不成熟。自然这一次,在新一部电影中,我选了一个真正的青少年,而不是一个像青少年的女演员。珍妮在拍摄时只有13岁,在她身上,我觉得和其他两位女演员有着相似之处。另外,在我的下一步计划中,珍妮将饰演儿时的桑德琳娜。

迷影网:有人说,凡是伊莎贝尔·于佩尔出演的电影,她不仅仅是个演员,还是电影的作者。你怎么看这个说法?

马克:不,不,这不是真的。这个说法很可笑。在我新的剧本中,我再一次和于佩尔合作,确实她会把剧本返给我,让我做一点修改,但是这只是对剧本的总体看法,对角色的一些想法,怎样把让角色更形象化,但她并不是必须要做这些事情。于佩尔好像在业界给人一种什么都要介入的印象。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导演和这样的演员合作是感觉最舒服的,她工作非常努力、用功,充满好奇心。于佩尔在演艺圈也很多年了,她的戏路可能会开始受阻,但事实完全不是如此,她好像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演技如火纯青。除此之外,她身上带着一些特质,我们创造一个角色,然后她作为演员,常会带来惊喜,甚至会把角色重造一次。但是因为这是我想象出来的东西,所以有时我并不是希望在拍摄时看到她的这一面。

迷影网:《妈妈错了》这部电影让我们联想到了您之前的作品《科帕卡巴纳》,这部电影也讲述了一段母女关系,并且父亲是缺席的。

马克:是的。很简单,我觉得打造一个男性角色令我感到乏味,我并不想在银幕上过多的赘述他们。《妈妈错了》这部电影,也本可以是讲述父子关系的,可能从逻辑上来说我肯定更了解父亲和儿子之间的种种,但是我选择了讲一段母女关系。但是,就像我刚刚说的,我觉得母亲和女儿会成为真正的朋友,这种情况下引发的剧情更复杂,是父子之间不可能达到的。这只是一种观点,当然我们也可以和父亲一起玩乐,一起看足球赛,但这并不会给予灵感。

迷影网:您的电影通常都是悲喜剧,并且涉及家庭题材,您为什么偏爱这种类型的电影呢?

马克:的确是有涉及家庭的一部分,但其中还有在工作中的一面。比如伊莎贝尔在《科帕卡巴纳》中,她必须去工作,为了向她女儿证明她是个成年人。这里更多的就是在讲述其在保险公司工作的一面。我很喜欢这种在现实和电影中都是母女的关系。至于家庭题材的话,我比较喜欢有冲突和爆发点的电影,恰好,在家庭中出现爆发点是很容易的。

迷影网:您有拍摄其他类型电影的想法吗?

马克:我写了一个悬疑惊悚类的电影剧本,将会在奥地利维也纳拍摄,但是现在还未找到足够的资金。我觉得现在我在法国已经被贴上了一个“家庭悲喜剧”、“母女戏”的标签,而且很难摆脱掉这些标签。其实,我并不觉得这使我感到沮丧。在法国,我们会被贴上标签,同时我们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遵循这个标签。而我的标签就是喜剧和女演员。

迷影网:您非常好的平衡了悲剧和喜剧,沉重与轻松的效果。比如在《妈妈错了》中,女儿最后还是理解了她的母亲。我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影片以温和与轻快结束了之前影片不断描绘的残酷世界?

马克:我觉得这并不能这么说。我在描绘其工作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修饰,保持原样。她做的那些工作都非常糟糕、可怕,有时还需要妥协。尤其是,我谈到的这些人有时他们不得不这么做,他们什么都不能改变,被迫处于并且忍受这种情况,总之,这令人感觉非常苦涩。
珍妮饰演的角色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她妈妈也是。当妈妈被囚禁于此,珍妮能做的就只能是静静地看着。所以,我只是想要还原并且尊重现实,而结局通常只是一种静观。

%title插图%num
《妈妈错了》(Maman a tort,2016)|来自网络

迷影网:那结局可能更加苦涩不是吗?

马克:不,我不同意。结局可以变得更苦涩,你说的当然是对的。但是我更希望女孩和她的母亲是不同的,她并不想过像她母亲那样的生活。总是,我想要的结局是这样。

迷影网:最后Anouk偷了一条巧克力送给清洁工的孩子,我觉得这是一种善意,与她母亲的角色形成一种写照。

马克:是的。因为Anouk的母亲有时会对周围都漠不关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她这样做,让她想要去帮助别人。通过这些小事,就会看出最Anouk不会像她妈妈那样,Anouk走的是不一样的道路。帮助他人,是很常见的事。在《科帕卡巴纳》中也有类似的场景,巴布帮助路过的陌生人。这些角色在电影中或者现实中都是很少见的,好像是与现实脱节的一群人。我想为这群人发声,把他们搬上银幕,这些人可能是很无知、很出格的,但对我来说这也是很正常的。

迷影网:这是人物矛盾性的探讨?

马克:是的,是的。

迷影网:为什么您喜欢构建这些人物形象的悖论?

马克:因为我觉得在电影中人物性格就是应该不合常理,应该复杂。如果人物性格很单一的话,剧情就会变得很寡淡,甚至可以猜出接下来的情节发展方向。我们应该展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人物,他们并不是一帆风顺,经历很波折,总是充满意外。我喜欢写这类故事。

迷影网:音乐在您的电影中的作用很重要,尤其是当Anouk发现她妈妈…

马克:对对,配乐给人感觉像是恐怖片。

迷影网:您有一个专属的作曲家吗?

马克:在以前的作品中,我都是和同样的作曲家合作,他们是一个团队。但是这部电影我是在拍摄的时候就已经选好了音乐,镜头的调动和音乐的节奏是相互照应的。在拍摄之前就选好音乐,我们可以让摄像机的移动完全和音乐相配合。我甚至在片场时,就放着音乐。在剪辑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意外的东西,我们两种情况都试了一下,看哪个更合适,调整调度和音乐的节奏。

迷影网:那在您之前的作品中呢?

马克:和这部电影的方式不一样。会和作曲家根据场景来做音乐。总之,方法有很多。但在拍摄之前就选好音乐是很有意思的。

迷影网:您身兼导演和编剧两职,请问您是怎么准备剧本的呢?

马克:我都是一个人写剧本,写剧本的时候是很孤独也很痛苦,只有一个人嘛。有时是完全一个人,有时周围还是有其他人一起。既做编剧又当导演,这是很法国化的一件事,我喜欢这样。如果只是编剧或只是导演我都会感到很受挫。

迷影网:您是在拍摄之前就完成剧本,还是边拍边改?

马克:在拍摄之前就完成了,之后不会再修改。可能会改一点点东西,很微小很微小的一部分。要大改的话,对我来说是很恐怖的一件事。可能有时会略微修改一下背景装饰,我也尽量避免出现修改的情况,在写剧本时就非常挑剔了。

迷影网:您有喜欢的法国导演吗,或者说给您灵感的导演吗?

马克:现在在法国没有一个特定的群体导演,没有所谓什么流派。媒体很喜欢把有相同特点的导演归类在一起,但是我们之间其实并不认识,连见都没见过。像法国新浪潮的这些导演,感觉他们好像是一伙的一样。有时候和我有相同点的那些导演我都不太了解。但是我喜欢那些我从来就不认识的导演,比如弗朗索瓦·特吕福(François Truffaut),我很喜欢他。在他的电影中我们能发现不同的情绪和音乐。我希望在我的电影中也能被发现这些不同的层面。我在不同的地方拍摄不一样的事情,《科帕卡巴纳》是在法国北部拍摄,《妈妈错了》是在我家乡拍的,我也很喜欢在不同的地方拍摄,但是从中去发现相同的印记。

%title插图%num
《妈妈错了》(Maman a tort,2016)|来自网络

迷影网:我很好奇您是怎么选演员的呢,或说您是如何让这些大牌女演员同您合作的?

马克:我给她们写信,表示爱慕之心。哈哈,开玩笑的。我在法国也算是有点名气的导演嘛!我给他们看剧本,尤其是和我合作的那些女演员们,她们会明白这是为她们量身打造的剧本。我有很多喜欢的演员,比如安妮·姬拉铎(Annie Girardot),她可以演绎各种不同的角色。我也很喜欢伊莎贝尔·于佩尔,她总是那么有激情,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对话、情绪等。我在写剧本的时候就会想到是谁最适合来演。比如说我马上要拍的新片,我脑海中想到的还是于佩尔和桑德琳娜。

迷影网:您了解中国的导演,或者一些香港导演吗?

马克:我个人很喜欢贾樟柯。至于香港导演,我很喜欢王家卫的《重庆森林》、《花样年华》,他是很有风格化的导演。我喜欢很少依赖剧本的电影。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贾樟柯多一点,我喜欢他的剧本,他的电影,比如《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2015)。

迷影网:但是这部电影在中国国内的评价其实并不高。我们觉得其水平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还是差了些。

马克:这一点我也是同意的,但是他的这部电影跨度比较大,很有雄心。在导演之间好像有一个现象就是,当我们去参加了戛纳电影节之后,就像是到达了职业尽头了一样,常常不如最开始的作品好。能推荐一点贾樟柯的电影吗?

迷影网:贾导早期的电影《小武》(Xiao Wu,1997),还有《站台》(Platform,2000)。

马克:啊,对。我知道《小武》。我会去看他其他的电影的。我很喜欢台湾的电影,比如杨德昌。我也很喜欢蔡明亮的《爱情万岁》(Vive l’amour,1994)

迷影网:好像法国人都很喜欢蔡明亮。

马克:真的吗?我们经常会提到他吗?

迷影网:是的。

马克:我觉得他的风格比较独特,在法国不可能拍成这样。我也很喜欢侯孝贤《红气球的旅行》(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2006)。相比蔡明亮,你更喜欢侯孝贤的这部吗?

迷影网:是的,我更喜欢侯孝贤(笑)。

马克:这次你有看阿萨亚斯的《私人采购员》吗?

迷影网:恩,昨晚刚看的,说实话,我不太喜欢。我觉得不如之前的作品好。

马克:哈哈,您还真挑剔,但是我和你想的一样,我都不明白阿萨亚斯到底怎么了。对了,你知道张曼玉现在怎么样了吗?她在做什么?

迷影网:她现在还唱摇滚呢,可惜唱的一般

马克:是吗!她应该是因为阿萨亚斯才喜欢上的音乐,可惜了……


记者:piggy
录音整理:Piggy/Suzie

Cinephilia

迷影网(Cinephilia.net)创立于2010年,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